尋求突破口!川普關稅戰威脅下 傳陸與日韓談判三方貨幣互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左)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期間,與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鎔(右)和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合影。(圖/取自人行網站)

美國貿易壓力給東亞經濟體帶來壓力,北京尋求加強區域金融聯繫並增加人民幣使用。港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正與日本和南韓就可能的三邊貨幣互換進行談判,以加強該地區的金融安全網,並在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的背景下深化經濟合作。

南華早報報導,消息人士稱,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週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期間,與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和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討論了這一問題。知情人士表示,「他們一直在推動三邊合作,談判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

貨幣互換是各國央行之間提供本國貨幣流動性的常用工具。在債務危機期間,貨幣互換也可以作爲多邊機構救助行動的補充,提供資金援助。

此次政策討論正值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努力推動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以對抗美元,並推動東亞三國之間達成自由貿易協議,3國的經濟規模合計佔全球的4分之1。

南韓、日本都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也受到華盛頓高關稅的衝擊。以2024年的貿易額計算,南韓和日本分別是大陸的第4大和第6大貿易伙伴。

大陸央行上週在官網聲明中表示,3國行長就近期經濟和金融情勢交換了意見,但未作詳細說明。另位消息人士稱,貨幣互換談判一直進行中,但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三國達成雙邊協議。

大陸與南韓簽署的5年貨幣互換協議將於本月到期,該協議總額爲人民幣4,000億元。北京方面於2024年10月與日本央行簽署了3年期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總額爲人民幣2,000億元;韓日貨幣互換於2023年12月恢復,規模100億美元,期限3年。

報導指,目前尚不清楚中日韓貨幣協議將如何達成,以及是否屬於「清邁倡議」的範圍。「清邁倡議」是2000年5 月啓動的多邊貨幣互換安排,其中還包括10個東南亞國家。在即將舉行的東協峰會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期間,可能會展開更多關於此類合作的討論。

第8任聯合國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上週提交給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的聲明中警告稱,迫切需要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並表示貿易緊張局勢正在破壞全球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