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提醒 防川普再祭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中)九日在紐奧良觀看美式足球超級盃冠軍賽,並在演奏國歌時敬禮。川普在前往紐奧良途中宣佈,將對進口鋼鋁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在現有基礎上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材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說,臺灣外銷美國鋼鐵量不大,因此影響不大,要擔心的是川普後面要祭出的對等關稅,因爲臺美貿易逆差加大,「川普已把臺灣晶片產業當做課稅目標」。

連賢明說,臺灣過去一年對美貿易順差快七百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五十,要觀察川普會不會因此對臺灣半導體祭出關稅,政府要儘快與美國溝通;由於美國對加、墨關稅信誓旦旦又延緩,對廠商而言的最大變數是不確定性增加。

中鋼初步評估,美國課徵鋼鋁關稅有兩種可能情境。第一種是針對所有鋼鋁品不分來源,統一在目前基礎上加計百分之廿五關稅,因去年臺灣銷美鋼品僅九千噸,因此對臺影響較小,影響層面需待關稅細節公佈後才能進一步評估、對應。

第二種是原取得免稅額度的日本、南韓、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經濟體,把當初免稅額度取消或限縮,一旦這些國家銷美鋼鋁品關稅被調高,相對有利臺灣業者銷美競爭。

某上市鋼廠主管解釋,川普首次入主白宮時,根據美國貿易擴張法第二三二條規定,以影響國家安全爲由對部分國家進口美國的鋼鋁加徵關稅,臺灣上榜後從未被豁免,這次川普強調平等施行「對等關稅」全面課稅百分之廿五,各國銷美鋼鐵稅率變得和臺灣一樣,則對臺廠反而有利,對原本取得豁免的日韓等國的競爭壓力就沒那麼重。

中鋼認爲,如果歐盟進一步限縮鋼品免稅進口額度,在外銷地區有限情況下,可能激化各國鋼廠價格競爭以去化產能,進而加大鋼品外銷至亞洲國家的力道,促使亞洲各國築起鋼品貿易障礙;爲避免未來大量低價鋼品傾銷臺灣,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除將代表鋼鐵業向政府提建言,擴大國內鋼材使用於公共工程,也建請政府協助國內業者加速進行反傾銷案立案,或參考歐盟、美國等先進國家評估對鋼品設下防衛稅等貿易障礙,以保護國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