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評3人 戰略求穩未能感動基層
「國民黨主席大辯論」20日在中天電視臺舉行,提問人蔡正元(左起)、主持人李珮瑄與3位候選人張亞中、羅智強、鄭麗文及提問人周錫瑋一同合影。(姚志平攝)
國民黨即將於10月舉行黨主席改選,首場辯論會20日在中天新聞登場,邀請候選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以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正面交鋒。論及3人表現,傳播學者認爲,都在水準之上,尤其鄭麗文與羅智強一改平時砲火猛烈的形象,展現較爲溫和的一面,張亞中給人的感覺依舊宛如教授,很像爲學生上課。不過3人皆「善攻不善守」,未來如何帶領百年大黨前進,仍有待考驗。
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表示,3人昨日表現都在水準之上,沒有太扣分的地方,但讓他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則是談及國民黨團結的話題,張亞中拋出團結不難,要回歸制度與紀律;羅智強則認爲國民黨團結很困難,言談沒有像平時喜歡拋出灑狗血的論述橋段,也談到在立法院與民衆黨黨主席黃國昌合作的部分,血肉比較多。
至於鄭麗文,賴祥蔚認爲,則是一改「母老虎」的形象,表現比較溫和,相較之下便顯得張亞中很像是課堂上的教授,在爲學生上課。
賴祥蔚進一步分析,3位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可見戰略都是先求穩,但如果要感動國民黨基層,還是得加把勁,因爲沒有火花四射的地方。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說,3人都是辯才無礙,論述都很不錯,確實沒有失分之處,不過當前國民黨不只需要改革也需要改變,他擔心無論其中誰當選,都要解決「國民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有本事1個月2000萬都不要借錢!」
杜聖聰也強調,3個人的共同特色都是「善攻不善守」,從辯論看不出來他們對未來黨內人事與財務佈局的規畫,盼未來國民黨主席一定要「抓大不放小」。實際運作都是看選上之後,包含如何抗衡民進黨、與民衆黨合縱連橫,還有能否安住廣大黨工及從政人員的心,都是未來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