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李在明將改走左傾親中路線

學者認爲,若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恐顛覆尹錫悅外交親近美日的路線,轉而改善對中關係。(美聯社)

韓國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通過,依法須在60日內重新選出總統,學者認爲,目前在野黨領袖李在明呼聲高,但其身涉的《公職選舉法》訴訟案似乎還沒告一段落。無論誰當選,都要處理韓國內部經濟不佳、外部受到關稅、北韓壓力的困境,若李在明當選,更恐顛覆尹錫悅外交親近美日的路線,轉而改善對中關係。

外界看好韓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成爲下屆總統,對於韓國未來政局動盪,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李明提到,2020年尹錫悅在與李在明首次交手中以不到25萬票差距險勝,當時就已埋下韓國分裂的種子,如今彈劾案通過,韓國社會恐將走向極端對立。

不過李在明之前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雖然二審被判無罪,但看來最高檢察署的檢察官並不打算放過他,且其過去擔任地方首長任內涉入的土地開發案也還未了;當前執政的國民力量黨也因尹錫悅案處於弱勢,現在韓國處於權力空窗期,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副研究員李正修則指,目前李在明聲勢最高,但即使李當選,也必須迴應民間期待,處理眼前的經濟社會問題,同時韓國未來外交、政治、軍事安全走向也必然受到影響。

至於外交關係,李明認爲,李在明所處的進步派會傾向更重視北韓壓力,同時改善與中國關係,外交路線會從現在的右傾改爲左傾,然而這將使韓國人無法接受,認爲政治過於紊亂。如今韓國除面臨川普25%的高關稅,也有北韓虎視眈眈,且將於5月與美國舉行的聯合軍演若又引起北韓激烈反應,只會讓朝鮮半島更動盪,臺灣和韓國距離不遠,多少也會受到影響。

李正修直指,未來無論誰當選總統,都必須與川普政府談判,此外也會面臨中國大陸施壓,過去2年尹錫悅基本上不理中國大陸,一心親近美日。若李在明上任,當然希望改善對中關係,達成一定默契,讓中方認爲其在朝鮮半島利益不會受到影響,同時也希望中方發揮對北韓影響力,不要動輒以武力威脅韓國。

但李正修也說,李在明也不會想放棄和美國的關係,因爲美國是韓國最大的安全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