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賴新史觀 反制大陸法律戰
賴清德兩岸重要論述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將滿週年,從去年就職強調兩國互不隸屬,到今年提出「賴17條」、慶祝歐戰勝利,賴以歷史新解手法將兩岸重新定位,讓臺海陷入緊張。學者分析,賴的新史觀主要反制大陸法律戰。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則認爲,賴要實踐「武裝臺獨」,預期若有暴衝言論,美國會出手製止。
賴清德去年在就職演說中,以憲法強調兩國互不隸屬;去年9月接受專訪以「璦琿條約」佐證大陸對臺灣的主張並非基於維護領土完整;去年國慶晚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今年3月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提出「賴17條」,日前更以慶祝歐戰勝利來取代對日抗戰,試圖以歷史新解手法與對岸分庭抗禮。
對此,涉外人士表示,賴的談話分爲3個層次,首先,從520就職演說、823戰役勝利66週年到雙十國慶等重要場合上談話,都有核心原則,就是願意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與大陸共同維護區域安全作出貢獻,併爲兩岸人民帶來福祉。
第二個層次則是以國家元首之姿論述臺灣史觀,盼大陸正視中華民國臺灣的存在。透過回顧歷史來說明「民主臺灣」與「威權中國」的明顯不同,以建構臺灣主體性。
第三個層次,賴力陳臺灣已是世界的臺灣,將臺灣放在國際格局中論述,是向世界宣示兩岸議題是全球的事。
國防研究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分析,賴的新史觀,主要強調ROC是1911年就成立,以反制PRC想在國際間消滅ROC的企圖,也是因應中共的法律戰略。
中正大學國際所創所所長宋學文則指出,兩岸有深厚文化和血緣連結,但兩岸當前政治體制很難融合,加上國際間的反中情勢,都有利賴的新史觀。不過,這樣的作法,卻讓兩岸情勢更趨緊張,不僅中共解放軍三度舉行大規模的環臺軍演,更打破海峽中線的長期默契。
蕭旭岑直指,賴清德要實踐「武裝臺獨」,賴跟扁蔡不同,蔡是政治高手,很清楚要在紅線前停下來,但賴搞大罷免清除在野黨,並恢復軍審,把臺灣帶向準戰爭狀態;不過,賴企圖把美國捲入兩岸問題,美國總統川普不吃這套,川普最近脫口說出「統一與和平」這些字眼,不像是無意之舉,賴清德紀念歐戰,當天AIT正副處長都沒出席,近期接受媒體也駁斥「脫中入北」說法,520當天,賴的演說是要刺激大陸還是打保險牌,備受關注,但賴若有暴衝言論,美國一定會出手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