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促中央公佈計算公式 跟地方算法比對就知誰算錯

財政部依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的新公式及分配指標,通知地方政府明年度獲配的統籌分配稅款,卻有十縣市獲配金額較預先試算結果少,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指計算公式有誤。學者認爲,中央政府出錯的機率比較大,廿二縣市完全正確僅二縣市,中央應透明的公佈計算公式,跟地方政府的算法比對,就能知道誰算錯。

臺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表示,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給地方的公式是,由原來所得稅百分之十提高爲百分之十一,營業稅則是扣掉統一發票獎金後,原爲百分之四十,改爲百分之百作爲統籌分配稅款,並維持貨物稅百分之十。來源部分,營業稅增加百分之六十,所得稅增加百分之一。

黃耀輝說,財政部估計明年稅收,如所得稅、貨物稅、營業稅是多少,套上公式就是統籌分配稅款的來源總額,分配公式也規定於財劃法,按照人口、面積等都很清楚,地方政府也會根據中央政府估計的稅收是多少,計算地方縣市可以分到多少。

黃耀輝表示,結果卻出現中央給的有的多、有的少,地方政府專注在縣市本身、自己的分配公式,數字爲中央提供,再去試算,地方政府算的應較準。不曉得財政部計算的問題出在哪,他認爲中央政府出錯的機率比較大,廿二縣市裡完全正確僅二縣市,誤差爲零,其他縣市要不就多,要不就少,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有誤差。

黃耀輝指出,財政部、中央政府自己要搞清楚,爲什麼給的數字是如此,也應公佈自己的計算公式,跟地方政府算法比對。他認爲,統籌分配稅款是根據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來算,財政部計算錯誤的可能性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