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情緒管理 正義中學暑期為國一生開課如何妥善面對壓力
學生戴上畫好的面具。圖/教育事業部
高雄正義中學開風氣之先,暑假期間爲國一學生開辦「社會情緒學習(SEL)」課程,引導他們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如何妥善面對壓力等,結果上課內容連教職員也覺得很受益,校方表示,未來也考慮讓家長參與相關課程。
教育部爲實踐「健康臺灣」願景,在今年2月頒佈「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劃第一期五年計劃(114年至118年)」正式推動SEL,因此在今年7月9至10的日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第一天的中心議題之一,就是以SEL爲主題,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縣市政府代表、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分享推動經驗,體現社會情緒學習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從小構築情緒軟實力,培養更具韌性及健康的下一代。
正義中學掌握脈動,這個暑假就和聯合報教育事業部合作,爲國一生首次開辦4周共8堂的SEL課程,營隊的老師多具有護理及心理諮商背景,課程從信任、安全感開始,不同的課程中會運用色彩、精油、面具、個人及集體創作等,逐步從認識情緒,理解情緒的價值及情感的多樣性,從色彩找出隱藏的自我,學習同理、分享感受及溝通等。
正義中學教務主任餘慕貞指出,校方原本就有爲國三同學開SEL課,主要是考量學生要同時面對會考及青春期,壓力較大。但近些年老師們都感受到,因爲手機、平板的重度使用,學生外出活動變少,導致人際變窄、社交能力不足,因此決定讓也正面臨國小到國中這個重大轉變的國一生開始接觸SEL課程。
餘慕貞說,這次上課的不只是學生,多位教職員、老師也參與,覺得很受用,因爲有好的情緒管理,纔可能人做好管理工作。所以校方有考慮,未來也邀請國一生的家長參加相關課程,因爲家長很多其實也因孩子的課業承受極大壓力,也很需要學習情緒及壓力管理。
聯合報SEL課程的老師說明,社會情緒學習(SEL)是幫助學生髮展核心生活技能的關鍵,特別是在情緒管理、自我認識、人際關係與問題解決上。青少年正處於情緒波動與自我探索的階段,SEL能讓他們學會如何識別與表達情緒,增強自信心與同理心,從而改善人際關係與學校適應能力。具備良好的社會情緒能力,學生能更有效地應對壓力、挑戰,並在挫折中保持積極心態。研究顯示,SEL不僅提升學業表現,還能減少負面行爲,幫助學生爲未來的生活和職場挑戰做好準備。
學生展示畫好的面具。圖/教育事業部
學生正在彩繪面具。圖/教育事業部
學生展示畫好的面具。圖/教育事業部
學生畫面具。圖/教育事業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