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新制恐釀滿級分落榜 常春藤校長:學習檔案很重要
臺中明星學校常春藤「六年一貫」學制,學生從國中開始超前部署。記者宋健生/攝影
國內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複雜變革,讓考生和家長都感茫然。甫接任臺中私立常春藤高中校長的沈樹林27日提出多項建議,他說在今年新制下,傳統的「高分思維」已不再是頂尖大學的保證,三大變革衝擊升學賽道,就算滿級分也有可能落榜,「學習歷程檔案」成爲關鍵入門票。
中部知名的明星學校私立常春藤高級中學,以其融會國內外課程、類似美式寄宿學校的教學方式聞名,吸引不少企業家、高階主管等將子女送入學校就讀。這所學校於2003年改製爲高級中學,並附設國中部。
今年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出現三大變革,沈樹林指出,包括學測英文選擇題選項增加,英文考試方式改變,選擇題由原本的四個選項改爲五個,這直接降低猜題的答對機率,對考生英文的實力要求更高 。
而臺大醫科採計科目變動,臺灣大學醫學系不再採計英文成績,轉而採計社會科,使醫學系申請入學的科目採計,變更爲以國文、數學、自然、社會四科爲主。
沈樹林說明,最具爭議性的變革,莫過於學測申請入學的篩選倍率由原本的2倍大幅提高至4倍,並舉例「假設臺大預計招收10名學生,4倍率代表初選階段會先篩選出40人進入決選,最終再從中錄取10人」,等同於降低了初選的「分數門檻」,讓更多考生有資格進入面試與審查階段。
沈樹林表示,門檻降低的結果,就是競爭的白熱化,並嚴正警告未來很可能出現「滿級分落榜」或「高分低就」的情況,若不瞭解新學制的內涵,單純依賴分數,將可能錯失進入理想校系的機會。
沈樹林說,在分數門檻弱化後,後續的面試及學習歷程檔案至關重要,許多家長誤以爲花大錢讓孩子補才藝、學東學西是靈丹妙藥,沈樹林提醒,若未能掌握學習檔案的核心價值─即學生的專長與興趣,很可能事倍功半。
沈樹林建議學生和家長提早佈局,從國中開始建立,許多學生到高中才開始探索志趣專長,已錯過黃金期,他建議應從國中階段就開始瞭解並建立個人學習檔案。
尤其專長興趣不必外求,可以從「身邊資源」挖掘。例如家裡從事農業,學生若對園藝或農務有興趣,可將平時協助農務的情形列入學習檔案。若父母爲教師,個人將來志向是教育路線,也可將相關經歷納入。從小熱心公益、幫鄰居寫過訴狀等經歷,對申請法律系也會有加分效果。
他並分享過去曾輔導1位校排200多名的學生上臺大動物系,該同學成功上榜關鍵在於家中經營牧場,相關經歷對其學習檔案有極大的加分效果。
常春藤校長沈樹林針對大學多元入學新制,提出致勝入門票是學習歷程檔案。記者宋健生/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