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績溪:“三融合”助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經開區綠色發展
近年來,績溪縣經開區通過“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的方式推動高水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進而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4年,績溪縣經開區經營性收入達110億元,增長18%。園區內的安徽立興新材料有限公司創成首個國家級綠色工廠,安徽寧清茶業有限公司被認定爲省級綠色工廠並獲海關AEO認證,安徽富凱特材有限公司榮獲全國“畝均論英雄”改革領跑者。
將分區管控與產業佈局相融合。積極應用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三線一單”,實施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明確各管控單元空間佈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利用效率要求等方面的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指導經開區轉變發展理念,優化產業佈局、提升產城融合,編制落實規劃環評和建設項目環評,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管控。目前,績溪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4.26平方公里,建成區6平方公里,已逐步形成高端金屬新材料(含機械製造)、食品醫衛以及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爲主導產業的“2+N”體系。現有入園企業359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88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7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戶,戰略新興企業15戶,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戶。
將分區管控與各類產業集羣開發相融合。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將“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的相符性作爲項目招引的重要依據,園區內禁止不符合產業政策及規劃環評、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的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在項目招引階段,通過省生態環境廳“三線一單”平臺查詢項目涉及的管控單元,瞭解項目選址有關空間佈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範、資源開發效率要求,爲重大項目選址做好提前預判,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園區產業佈局方面,緊緊圍繞裝備製造、電工電氣、食品藥業+電子商務四大主導產業,精心引導項目聚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企業向特色產業、主導產業轉變,促使其科技成果和創新項目趨向集中、關聯、互爲配套,大力促進產業聚集,壯大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合理引導產業關聯度強、企業聚集度高、基礎條件好、技術領域相近的企業向區域化、集羣化發展,逐步實現了由項目聚集向產業聚集的轉變,產業創新集羣建設從要素“相加”邁向要素“相融”,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如結合績溪生態優勢,在園區打造“綠色食品產業園”,目前入園企業已達22家,加工產值達7.8億元,被認定爲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已成爲集聚綠色產業的“新高地”。
將分區管控與資源能源開發利用相融合。全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爲園區開發、產業佈局和調整提供技術支撐,提高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效率,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技術創新體系。對同一地塊內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業等用途混合佈置,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在環評編制階段,強化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相符性分析,將園區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範圍內,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准入清單要求,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降低環境風險。加快園區生態化循環化改造,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構建生態型產業鏈,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實現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生活三者協調發展。2024年安徽績溪經開區入列省級工業主導型開發區,並相繼獲得“浙商最佳投資工業園區”“非標異型鏈商標品牌基地”“省級高端機械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羣(基地)”“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省級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省級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示範區”等稱號。(周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