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增收入10億元 普利製藥收到“退市風險警示”
新快報訊 記者塗波報道 深陷財務造假漩渦的注射劑頭部企業海南普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爆雷,1月7日,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普利製藥變更爲“*ST普利”。*ST普利和普利轉債連續二個交易日20%跌停,1月8日,*ST普利報4.94元/股,創近7年新低,總市值22.32億元。
據證監會發布的公告,普利製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已被立案調查,公司以及董事長、副總經理等人或將被重罰。普利製藥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憑空捏造出虛假營收金額合計達10.31億元,且佔該2年披露的年度營收合計金額的31.08%;虛假記載的利潤總額金額達6.95億元,且佔該2年披露的年度利潤總額合計金額超七成。因存在虛假記載,*ST普利及董事長兼總經理範敏華、財務總監羅佟凝等多位責任人被罰款合計2420萬元,其中*ST普利處以1000萬元罰款,對範敏華處以500萬元罰款。同時,對範敏華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對羅佟凝採取8年市場禁入措施。
根據相關規定,“公司披露的利潤總額連續兩年均存在虛假記載,虛假記載的利潤總額金額合計達到5億元以上,且超過該兩年披露的年度利潤總額合計金額的50%”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監管部門表示,後續將根據最終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依規實施退市。這意味着,普利製藥或成2025年強制退市“第一股”。普利製藥表示,公司將全力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最終結果以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正式處罰決定書爲準。
海南普利製藥成立於1992年,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分析人士指出,若*ST普利一旦啓動退市程序,對於持倉的中小投資者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如何保護投資者權益,將成爲各方關注的焦點。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徐勁律師認爲,根據證券虛假陳述新司法解釋,已明確取消前置程序,投資者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導致損失,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索賠損失範圍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印花稅及佣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