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蘭的美國製造藍圖備受矚目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風險,科技產業正加速重塑全球供應鏈。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洞悉趨勢,積極推動「在地採購」與「戰略庫存」策略,大幅提升企業的彈性與韌性。

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環球晶透過橫跨三大洲、九個國家的製造據點,得以迅速回應全球客戶需求,併成功承接多筆緊急與轉單訂單,展現高度應變能力。

除了全球佈局,環球晶在美國的製造投資更走在產業前沿,反映出徐秀蘭前瞻的眼光與果斷的決策力,致使環球晶的美國製造動向,成爲業界關注焦點。

美國設廠的起點,源自環球晶併購德國世創電子(Siltronic AG)案受阻。向來在跨國併購中無往不利的環球晶,首次遭遇挑戰。併購未果後,徐秀蘭隨即果斷轉向美國設廠,展現卓越的決斷與靈活應變能力。

位於德州謝爾曼市的12吋矽晶圓廠,已於2025年上半年送樣,並逐步放量中。該廠爲美國唯一的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產線,是美國推動半導體自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環球晶亦在密蘇里州聖彼得斯市擴大投資,由子公司MEMC進行佈局,規劃生產12吋絕緣層上覆矽(SOI)晶圓,廣泛應用於國防與航太領域。

上述投資案皆獲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補助,強化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之餘,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彰顯環球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影響力與企業責任。

作爲推動美國製造藍圖的關鍵人物,徐秀蘭展現誠懇、專注與堅定的領導特質,帶領公司持續成長。她每天工作長達19小時,親力親爲參與公司大小事,展現對事業的熱情與責任感。她同時重視企業文化與員工福祉,積極推動職場多元與包容,特別關注女性員工的發展與權益。

徐秀蘭的故事,是一段從臺灣出發,憑藉專業實力、堅定信念與國際視野,成功走向世界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