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面引發的輿情,能否喚起“邊界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朱文龍

近日,河南鄭州某面館老闆霍某因“續面”與顧客發生糾紛,引發持續關注。雙方於8月15日達成了和解協議,不料,霍某於次日在直播中繼續用“七匹狼”貶損顧客,引發網民不滿。8月18日,霍某再次發視頻向網民道歉,但網民並不接受。當晚,該面館被大量羣衆圍觀,店家提前關閉。

原本只是一起普通的消費糾紛,緣何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以至於,對於霍某的抨擊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這首先要從霍某身上找原因。

且不說霍某是否存在刻意隱瞞信息引導輿論攻擊涉事顧客的故意,單說他在與顧客達成和解,且承諾了“不在網上發佈相關視頻內容”的前提下,轉頭在視頻中曝光顧客,並將顧客稱爲“七匹狼”,稱“把面倒了也不給七匹狼吃”。如此出爾反爾,如此尖酸刻薄,特別沒有邊界感,特別讓人反感。

正是霍某這種沒有邊界感的操作,徹底激怒了原本已經打算息事寧人的顧客,也點燃了公衆的怒火。從這點說,公衆到霍某面館圍觀,一定程度上,也是樸素正義感的“爆棚”。霍某面館提前關門,不只是因爲公衆的圍觀,更主要的原因是失去了誠信經營的基礎。讓霍某走到如今這步田地的,不是別人,而是他本人。對此,霍某應當深刻反思。

霍某的行爲確實讓人憤慨,不過,表達憤怒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網絡發表意見譴責,也可以“用腳投票”,拒絕到其店內消費,大可不必到店“問責”。現場圍觀雖然解氣,但也可能造成交通擁堵,影響公共秩序,超出了批評的邊界,甚至可能踩踏法律紅線。

網民追求正義,敢愛敢恨,值得讚賞,但越是行正義之事,就越要守住“邊界感”。正如真理再往前邁一小步就可能淪爲謬誤,正義感的表達一旦失控,也可能產生“惡”的效果。

續面事件本來是小事一樁,因爲店家的任性和不誠信,把線下糾紛隨手轉到網上曝光,卻釀成了自己無法收場的事件。而部分網民,因爲衝動,把譴責由線上轉到線下,給市民生活和市場經營帶來不小的衝擊,也同樣讓人看到了任性和規則意識的缺失。

事件至此基本是塵埃落定,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有人問,小事一樁,何至於此。確實,衝動之後更需要冷靜思考,期待這場由續面引發的輿情,喚起更多人的“邊界感”,在無遠弗屆的網絡中清楚哪裡是“不可爲”的禁區。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