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謙專欄》朱立倫還有多少錦囊
拆解危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顯然還需準備更多錦囊。(姚志平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期凌厲連揮數杆,雖然還未把自己推上篤定連任黨主席的果嶺,但至少已讓他從沙坑中脫困。
在賴清德挾「黨政網媒檢」合力持續進逼之下,朱立倫主動搭建在野兩黨主席會晤的平臺,在黨內不服者面前,公開昭示自己纔是在野勢力頭把交椅的地位。而從客卿變帶頭的黃國昌,初掌民衆黨未久,也急需一個舞臺來驗證自己能夠帶領白營與國民黨平起平坐的掌舵能力,在野峰會一拍即合。
在獲得民衆黨應允相助後,從朱黃會到426凱道的造勢舞臺,朱中央都不斷力圖淡化倒閣方案的聲量,強調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的種種風險和成本。短短半月之間,蔣萬安在北檢門口振臂喊出的倒閣論,一下子就被收回葫蘆裡消音。幽微細膩的操作,雖未造成朱蔣有隙的公開尷尬,守護了八德路和市府路間的基本和諧;但在不動聲色的森冷運作中,正從過去習於衆星拱月的少主「轉骨」爲政治大人的蔣萬安,也在藍營內部這場不見兵刃的太極推手之中,初嘗權力板塊碰撞的嚴肅性,和一旦露出鋒芒後可能引來的暗槍。
426大造勢雖然天候不佳,但朱立倫在賴政權的種種壓力下草船借箭,不僅成功催出反彈加委屈的藍營民憤。各地黨部與黨公職開足能量率衆北上,韓、盧、蔣、侯、張等各路要角也在同一個舞臺上團結勤王,都讓黨內暗涌的倒朱潛流暫時歇聲,承認在危機面前,主席仍叫得動大家。
而朱立倫在426尾聲,利用壓軸演說、一錘定音的控場優勢,喊出520後將推動「罷免賴清德」的超高目標,不但讓其他藍營要角形同在場背書;更具策略意義的是,朱立倫又往前設了一個新目標,讓規模龐大卻行動緩慢,同仇敵愾卻往往步調凌亂的藍營民意,有了繼續捆在一起向前推進的目的地。
即使要罷免總統的先天條件不足極爲明顯,但在藍白合作氣氛已醞釀至半途的背景下,若國民黨確定提案、民衆黨則在思考後放棄跟進,那麼「罷賴」中道崩殂的壓力,將全然轉卸至黃國昌的身上,還能使黃國昌承受白營內質疑他無意真心救柯、「不願迎回徽欽二帝」的內部壓力。
而民衆黨若決定跟牌,雖然藍白仍要面臨立法院2/3席次成案門檻的天塹,但至少這麼一來,將使各地選區的白營選民在一致的「罷賴」目標下,較能燃起出門投反對票的意願,救各地的被罷藍委於倒懸。在綠營選民出門投票意願甚高的情況下,全國平均約2成2的白營選民是否願意投票,將成多席藍委能否守住的搖擺關鍵。
但在連篇廟算之餘,朱立倫的前路仍有數雷未掃。一有賴清德的520週年談話,若賴持續表露對北京的強硬姿態,則陸方的相應反制必至,屆時,在野黨立刻推動倒賴的內部政治正當性將遭削減。二有雙北基宜和臺南等地藍營黨部面臨的司法追訴,是否會使罷綠委的草根工作無人敢擔。三則有布魯金斯研究院測出的國民黨支持者疑美情緒高漲,亦將使朱立倫的2D親美戰略長期承壓。卜測前路,拆解危局,朱立倫顯然還需準備更多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