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鄢陵:豆漿潤沃野 科技富菸農
盛夏時節,河南鄢陵縣煙田煙株挺拔,綠浪翻涌。在大馬鎮陳寨村,菸農侯莎莎正熟練地將調配好的豆漿注入煙株根系,這項被當地稱爲“菸葉營養液”的創新技術,正爲鄢陵縣菸葉注入綠色發展新動能,成爲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典範。
科技賦能,傳統農業煥新機
作爲河南傳統菸葉產區,許昌市鄢陵縣2025年圍繞“菸葉提質降本增效”目標,在大田管理中規模化推廣豆漿灌根技術。
“範老師,這豆漿灌根真有說的那麼神?”菸農王志博蹲在田埂邊,手指頭戳了戳剛灌完豆漿的煙株根部,眼裡閃着既期待又帶點疑惑的光。今年第一次嘗試新技術,他特意來煙田守着,就爲向入戶指導的農藝師範沿沿問個明白。
範沿沿也蹲下身,手裡搓着把溫潤的土壤笑道:“咱種菸葉不能光看眼前收成,得給土‘養身子’。就像人喝豆漿補營養,用發酵的豆漿給煙株‘開小竈’,既讓菸葉長得壯實,又把土地養得鬆軟肥沃,你看這地裡的蚯蚓多了,說明土地‘活’過來了!咱們農藝師啊,就是得讓科技和土地‘對上話’,讓菸葉種得省心,土地用得長久。”
豆漿灌根技術通過向煙株根系注入發酵稀釋的豆漿,補充有機質與微量元素,既增強煙株抗逆性,又改善土壤活性。範沿沿進一步講解道:“豆漿中的蛋白質分解後形成土壤團粒結構,可以提升保水保肥能力,化肥使用量能減少20%以上。”
標準操作,全鏈護航保落地
爲確保技術適配本地條件,鄢陵縣菸草公司聯合省菸草研究所成立“黨建聯盟”,制定出《烤煙豆漿灌根技術規程》,將“每畝5公斤黃大豆磨粉稀釋600倍”的黃金配方標準量化。同時,配合“理論+實操”培訓體系,組織菸農學習靈寶、澠池等先行區經驗,重點培訓打孔角度、封孔技巧等細節。
煙技員田長江向菸農授課時總結經驗:“這豆漿灌根就得看大豆量夠不夠、孔打得對不對、豆漿灌得足不足。只要按這個流程來,煙株喝了‘營養液’,準能長得更壯實。”田長江蹲在煙田裡,手裡攥着一把剛打孔的土,給圍坐一圈的菸農比劃:“打孔要在葉尖下打15公分深,灌漿一斤就剛好!”
這套被菸農稱爲“土地營養師”的操作法,連細節都透着巧思:用澆水壺灌豆漿能控量,封孔時隨即蓋住,既保墒又防蟲。
綠色轉型,書寫富農新篇章
鄢陵縣豆漿灌根技術的推廣,是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融合的縮影。近年來,鄢陵縣構建“土壤保育——綠色移栽——有機施肥——生物防控——低碳烘烤”全鏈條綠色生產體系,菸葉品質與菸農收益實現雙提升。其中,通過膜下小苗移栽節水省工,助力煙苗早發優產;通過豆漿灌根、綠肥掩青等技術,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蚯蚓等益蟲數量增加30%,還能增加菸葉油分和香氣質;通過低碳烘烤替代燃煤烤房,實現節能減排,兼顧綠色轉型與菸農增收。
盛夏的鄢陵煙田裡,侯莎莎直起腰擦了擦汗,看着自家菸葉油亮的葉片在風中搖曳,像無數面翠綠的小旗。
每一片菸葉的提質增效,都是鄉村振興畫卷上的亮麗筆觸。鄢陵縣菸草專賣局用一杯豆漿攪動了傳統農業的春水。當豆漿滲入土壤時,不僅滋養了煙株根系,更激活了沉睡的土地。這裡,每一片菸葉都承載着科技的重量,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希望的種子。當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科技力量深度融合時,鄢陵縣正以一杯豆漿爲支點,譜寫綠色轉型的富農新篇章。(來源:河南省菸草公司許昌市公司 作者:李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