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全球基金對董理還有多少耐心?

文/任暉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興證全球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董理管理的兩隻基金業績慘淡,一隻虧損4.73%,另一隻虧損3.67%,這已是董理連續第四個自然年度表現不佳。

興證全球基金似乎對董理逐漸失去耐心,近期爲其管理的基金增聘基金經理,這一舉措背後蘊含着多方面的深意。

董理7年收益率僅20%

資料顯示,董理擁有17年證券從業年限和9年基金管理經驗,現任興證全球基金研究部副總監。

在加入興證全球基金之前,他歷任國信智能公司技術部系統工程師,嘉實基金分析師、基金經理,華夏久盈資管投資經理。2017年,董理加入興證全球基金後接管興全輕資產混合,2021年董承非離職後又接管興全趨勢投資,管理規模最高時達386.31億元。

儘管興證全球基金對董理委以重任,但他的業績始終不溫不火。以其單獨管理的興全輕資產混合(LOF)爲例,7年任職期間累計收益率僅20.48%,年化收益率僅2.45%,在同類產品中排名348/478。董理於2021年10月接管的興全趨勢投資混合(LOF),在其任期內虧損幅度高達31.05%,在同類產品中排名1608/1944。

平庸的業績讓投資者逐漸失去信任。截至二季度末,董理管理的2只基金合計規模僅154.53億元,較巔峰時期縮水60%。同時,機構投資者也在大量贖回。2021年年中,即在董理接管興全趨勢投資之前,該基金的機構持有份額爲53.66億份,而目前機構持有份額僅爲4.85億份。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董理連續多年業績不佳?很可能是他對市場存在明顯誤判。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董理重點配置房地產和保險行業。當時房地產行業利空頻出,保險行業彈性不足,這使得他在上一輪牛市中未能賺取豐厚利潤。

2022年和2023年,董理將重點配置方向轉向房地產、半導體、消費電子和新能源等行業,可這些恰恰又是上一輪熊市中表現最糟糕的行業之一。

2024年,董理向市場妥協,減持成長股,開始追逐紅利資產,但市場風格突然轉向,他再次撲空,最終其管理的興全輕資產在2024年收益率僅1.63%,跑輸滬深300指數13%。

今年以來,董理表現依舊不佳,截至目前興全輕資產已虧損4.73%,跑輸滬深300指數約1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4478/4529,位列倒數。7月初,董理單獨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增聘楊世進和謝長雁,二人暫時與董理共同管理該基金。相較於董理,楊世進在2023年和2024年表現雖不突出,但今年表現出色,他單獨管理的興全多維度價值實現收益22.14%。

“缺兵少將”的興證全球基金

興證全球基金曾一度是公募行業星光最閃耀的公司之一,2007年至2020年的十餘年間,董承非、謝治宇、傅鵬博等基金經理構成的"黃金矩陣",創造了多隻年化回報超20%的基金,讓公司連續五年穩居主動權益管理規模前十。彼時,"興全出品"幾乎成爲投資者心中"穩健盈利"的同義詞,其旗下基金往往需要比例配售才能控制規模增長。

然而,這樣的輝煌在2021年後逐漸褪色。2021年10月,在興證全球基金任職近15年的“定海神針”董承非宣佈卸任,其管理的興全趨勢和興全新視野兩隻基金合計規模超600億元,佔公司主動權益總規模的23%。

董承非的離開,被視作興證全球基金“黃金一代”逐步謝幕的標誌,背後或許既有他對投資新方向探索的個人訴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內部環境可能發生的微妙變化。

更爲嚴峻的是,在明星基金經理紛紛離職的同時,興證全球基金內部未能及時涌現出能夠扛起大旗的新秀基金經理。那些曾經爲“興全”品牌背書的明星基金經理們,有的在私募領域再創佳績,有的轉型資管平臺合夥人,而留下的團隊則需要重新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