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查光電毀山滅林 陳其邁變慢郎中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的空拍畫面令人怵目心驚,黑色光電板盤據整個山谷。記者劉學聖/攝影

大樹區和山裡51公頃的坡地原本綠意盎然,政府核許開發光電場後遭大肆墾伐,造成大片黃土裸露,之後一寸寸被黑色光電板覆蓋,2年前地方人士就反映有失妥當,議員在議會質詢卻被當耳旁風,若不是日前一場暴雨,滾滾泥流往下灌,山都快崩了,居民的生死可能還無人聞問。

比對和山裡開發前後的空照圖,景象怵目驚心,有網友將和山光電場Google Map地名改爲「滿滿的光電板—臺灣價值世界奇觀綠色奇蹟」18字狠酸,打臉政府綠電政策。

和山光電案水利局查過、且開罰6次共90萬元,顯見市府並非毫不知情,然而對比光電場動輒數億獲利,這種處分根本是「九牛一毛」,大白話是縱容姑息,變相護航。

近日藍委柯志恩到場會勘,事情鬧開,市長陳其邁才震怒,要求能源署撤銷營業許可,更宣稱市府2年前就不再覈准路面型光電案,未來也不會覈准,接着橋頭地檢署分案偵辦,彷彿查辦雷厲風行,而這般情景若在2年前地方反映時就「緊緊緊」速辦,高市府如今無須如此灰頭土臉。

高市府對和山光電案爲何採「拖字訣」?是崇奉「非核家園」神主牌不敢逆其鋒,或爲達成行政院6.5GW綠電指標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市府可知,和山案在法規修訂前核許,已規避掉環評監督,准予動工後又未嚴加監督,以致業者明目張膽在「不準開發區」濫挖濫砍,裸露山坡形同土石流不定時炸彈,「錢是業者在賺,環境禍害則是民衆在擔」。

綠能講究的是減碳環保,環境更好,如今卻因人謀不臧,成爲剃山毀林、危害水土、污染水源、粗暴踐踏生態的代名詞,讓永續產業陷入污名化。民衆在綠電政策下不僅承擔更高的電價,還換來家園被毀、環境惡化,怎不讓人拳頭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