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國上季 GDP 增2.9% 優於預期 央行貨幣政策按兵不動
新加坡上季經濟成長2.9%,比預期還強,金管局(央行,MAS)同日也決定繼續按兵不動,維持星元現行升值步伐。(路透)
儘管川普關稅帶來挑戰,但新加坡上季經濟成長2.9%,比預期還強,該國金管局(央行,MAS)同日也決定繼續按兵不動,維持星元現行升值步伐,不僅保持星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政策區間的現有升值斜率,波動區間的寬度及中間軸也維持不變。
金管局14日發佈貨幣政策聲明指出,新加坡經濟成長表現強於預期。當局預估,產出缺口將在2025年全年維持正值,並於明年達到近零水準。在7月維持現行政策後,金管局決定繼續保持星元的升值趨勢不變。
金管局表示,隨着部分壓抑通膨的暫時性因素逐漸消退,核心通膨率預料在短期內觸底,並於2026年逐步回升。
熟悉東南亞金融市場的新加坡資深媒體人陳士銘表示,新加坡是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貿易與資本流動的開放型經濟體,由於國內生產多仰賴進出口及跨國供應鏈,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往往會直接影響物價與經濟表現,當局持續在抑制通膨與支持經濟成長之間尋求平衡。
不過,金管局表示,未來幾個季度內,一些壓抑通膨的因素可能逐漸減弱,其中包括全球原油價格下跌趨勢放緩,以及今年以來的寬鬆政策將使區域通膨略有回升。
金管局預期,2025年全年平均通膨率約爲0.5%,而2026年則可能落在0.5%至1.5%之間。聯合早報報導,金管局今年上半年一連兩次放寬貨幣政策,也是當局睽違兩年後首次調整政策。隨後在7月,金管局決定按兵不動,當時指出全球與新加坡經濟仍展現一定的韌性與穩健表現。
新加坡貿工部同日公佈的初估數字顯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成長2.9%,高於彭博訪調分析師原估的2%,但相較於經修正後第2季的4.5%增幅,仍顯示成長放緩。
經季節性調整後,新加坡第3季GDP季增1.3%,略低於上一季的增幅1.5%。製造業是整體經濟趨緩的主因。該產業在第2季擴張5%後,第3季幾乎陷入停滯。營建業的增速亦趨緩,從前一季的年增6.2%降至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