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巴士覆蓋率94.4% 交通部目標2028年「鄉鄉有公車」
▲花蓮縣富里鄉獲得2025幸福巴士金運獎卓越獎。(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爲解決偏鄉交通問題,交通部2016年起推動幸福巴士,滿足當地居民就醫、就學需求,截至目前已有499條路線,覆蓋率94.4%,目標2028年鄉鄉有公車。交通部公路局今舉辦「2025幸福巴士金運獎頒獎典禮」,由花蓮縣富里鄉獲得卓越獎、高雄市六龜區獲得傑出獎。
公路局長林福山指出,幸福巴士前身爲DRTS(需求反應式運輸系統),是實現偏鄉交通平權的運輸工具,讓在地人服務在地人,也串起偏鄉的幸福。今年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只會愈來愈多,希望補足運輸缺口,讓長者更自在生活,目標2028年達到鄉鄉有公車。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偏鄉不少家長沒空接送小孩,導致學童通學出問題,也有長者因爲交通不便不願意就醫、社交,幸福巴士能解決偏鄉就學、就醫問題,甚至曾有長者因此譜出黃昏之戀,讓他印象深刻。幸福巴士繼續往前行的同時,希望能發揮更多創意,像是跨區服務、結合在地創生等。
今年獲得卓越獎爲花蓮縣富里鄉;傑出獎爲高雄市六龜區;績優獎爲彰化縣竹塘鄉及屏東縣山地門鄉;進步獎爲嘉義縣布袋鎮;特別獎爲苗栗縣南莊鄉及臺東縣長濱鄉。
花蓮縣富里鄉透過羅山小學堂與文健站,提供學童課後陪伴與長者健康促進,並以幸福巴士串聯重要生活據點;苗栗縣南莊鄉在公路客運停駛後導入幸福巴士,串聯學童、長者與在地創生髮展,並推動在地青年返鄉參與交通服務;臺東縣長濱鄉則利用小車優勢,服務大車較不易進入的部落。
臺東縣長濱鄉鄉長李光蘭表示,長濱有6500多名人口,涵蓋16個部落,長者佔28%,當地沒有鐵路,到臺東、花蓮市區就醫要1.5個小時,此外,採買、就學、北漂青年回鄉也有需求,如果沒有幸福巴士,這些人回家幾乎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苗栗縣南莊鄉代表也說,幸福不該是一味讓居民前往都市,而是讓他們能安心留在原本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