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本地競爭優勢減弱,蜜雪冰城成全球連鎖龍頭
在中國本土品牌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星巴克正在失去其在華優勢。
成立於1997年的蜜雪冰城,憑藉平價飲品和覆蓋全國的高效供應鏈,門店數量已超過星巴克,發展爲全球最大的食品與飲料連鎖品牌。路透社7月7日報道指出,蜜雪冰城的成功正在增加星巴克在華出售股份的不確定性。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星巴克正尋求引入本地合作方,以更好適應當前的市場變化。
入華二十餘年,星巴克的市場份額已出現明顯滑落。根據Euromonitor數據,其在中國的佔有率從2019年的34%降至目前的14%。6月,星巴克在中國市場首次降價,試圖應對本土品牌持續蠶食的壓力。但降價幅度有限,產品價格仍顯著高於蜜雪冰城與瑞幸等本土品牌。這一策略雖具象徵意義,卻難以改變其高端定位在當前消費環境中的尷尬處境。
本地化能力的差距同樣正在被放大。蜜雪冰城依託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在幾周內向超過4.5萬家門店推廣新品或更換店面風格。相比之下,星巴克在中國運營約7,800家門店,但更新節奏相對緩慢。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布曾在今年3月向股東坦言,中國的經驗提供了多項“教訓”,有助於反思北美市場。
而在蜜雪冰城之外,一批強調個性化、便利性與體驗感的“新消費”品牌也在迅速崛起。從泡泡瑪特到老鋪黃金,這些企業抓住了年輕消費羣體偏好的變化,成爲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年輕消費者正在爲體驗和個性買單,而星巴克曾經標榜的“第三空間”故事,如今聽起來似乎沒那麼動人。
資本市場正用腳投票。自今年3月在港上市以來,蜜雪冰城市值上漲近80%,接近250億美元。彭博社早前報道稱,星巴克中國的估值或達數十億美元。公司管理層表示,將繼續尋找具備本地經驗的合作方,以適應中國市場的消費邏輯,尋找新的增長路徑。(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