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馬偕醫院聯手羣聯 導入「地端生成式 AI 系統」打造智慧醫療模式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夾擊下,醫療人力日益吃緊,新竹馬偕紀念醫院28日與羣聯(8299)聯手宣佈,搶先導入「地端生成式AI系統」,打造「AI駐院、不離院、不外泄」的智慧醫療模式,不僅大幅減輕第一線醫護負擔,更守住醫療資料安全防線。
馬偕紀念醫院董事長蕭聰穎表示,此次攜手羣聯電子,共同打造的地端生成式AI系統,正式命名爲『新竹馬偕AiCare智慧醫療系統』。該系統融合馬偕博士仁愛奉獻的精神與現代智慧科技,象徵我們以『愛』與『智慧』爲核心價值,攜手守護病人的健康福祉與醫療資料的安全,這不僅是科技落實於臨牀、提升醫療價值的具體展現,更是新竹馬偕邁向智慧醫療的重要里程碑。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指出,AI不是要取代我們,而是成爲最堅實的第二助手。這些應用能有效分擔文書工作,讓醫護專注回到病人身上。目前AiCare系統也已擴展至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實現跨院整合與資源共享。我們也正積極研發由AI輔助的早療評估工具,期望協助第一線提升效率與紀錄品質,讓孩子的發展狀況能更早被掌握、及早介入。
羣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則說,AI的真正價值在於能否深入邊緣地端應用現場、解決實際問題.與傳統雲端AI不同,公司透過aiDAPTIV+平臺,與新竹馬偕建構出一套安全、可負擔,可落地於醫療現場的生成式AI系統,讓地端AI首次真正走入診間,在提升照護效率的同時,也迴應醫療以病人爲本的核心價值。
潘健成說明,傳統70B參數等級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往往需仰賴多臺高階GPU伺服器串聯,建置與維運成本高昂,難以在醫療現場普及,不過羣聯開發的aiDAPTIV+平臺,透過創新資料流與快取架構設計,成功打破運算門檻,讓地端伺服器即可執行大型語言模型的微調訓練流程,大幅降低AI導入醫療場域的技術門檻與部署負擔,實現AI模型在院「自主訓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