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陷少子化與師資荒…國教面臨雙重隱憂 該如何化解危機?
老師示意圖。圖/AI生成
一、時事掃描
二、命題趨勢
近年我國多個公共服務領域都面臨嚴重人力危機,包括國中小學教師、護理師、社工人員、長照服務、幼兒托育、警消、公共運輸等,大多因低薪、高壓、工作條件惡劣與資源分配不均,出現大量離職潮並難以補充新血,顯示出現基層人力不足與制度調整遲緩的結構性問題,若政府未積極改善,將危及公共服務品質與人民生活。本新聞命題焦點:公共服務與資源分配、少子化與社會政策調整、勞動條件與權益保障。
三、牛刀小試
近年,我國教育現場面臨嚴重的人力危機。根據統計,國高中小學之40歲以下教師在過去10餘年間驟減逾4成,50歲以上教師則暴增近3倍。少子化造成學生人數下降,但偏鄉及特殊科別教師仍嚴重短缺,加上年金改革延後退休,使世代交替停滯不前。許多年輕老師因低薪、高壓、缺乏支持而選擇離職,形成「新血難進、舊血難退」的困境。教育爲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柱,當教師大量流失,不僅降低教學品質,更影響學生受教權益與國家社會的長期發展。根據題文,下列何者最符合題文中描述的核心原因?請在下表左欄勾選一項最適切之原因,並從題文擷取佐證之文字寫在右欄。
四、歷屆試題
各國皆有老年犯罪現象,據媒體報導,有些高齡犯罪者因貧窮無法養活自己,或因其他社會、經濟原因流落街頭,迫使他們以犯罪換取監獄的免費生活與照顧。學者指出,此犯罪現象的出現,印證某學派的主張:社會結構之運作往往偏向維護優勢羣體利益,忽略處境不利羣體需求,使其處境更惡化。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學者引用之學派特別重視的主張?(113分科)
(A)能力屬弱勢之羣體,往往在社會競爭中落入不利處境
(B)市場競爭有助提升動機,將促使能力較佳者更有成就
(C)確保才能優異者獲得高報酬工作,始可促進社會發展
(D)看似合理的社會資源分配,常潛藏機會的壟斷與排除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