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日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慘敗 選舉結果反映何種發展趨勢?
日本參議院選舉,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合計僅拿下122席,未達過半門檻。在野陣營則紛紛表態拒絕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圖爲首相石破茂20日在東京自民黨總部會見媒體。(新華社)
一、時事掃描
二、命題趨勢
《日本國憲法》規定,首相由參衆兩院議員中產生,依憲政慣例通常由衆議院議員出任,經天皇任命後就職。首相雖無明定任期,但多由政黨黨章間接規範。首相任期,在執政聯盟失去國會多數時,即便首相未辭職,仍可能面臨黨內挑戰與政策推動困難,形成跛腳政府。本新聞命題可聚焦以下跨域議題:憲政制度與政權正當性(雙少數政府、首相續任壓力、內閣調整)、政黨政治與社會代表性(極右政黨崛起、女性席次創新高、政治光譜變化)、外交互動與國際信任(跛腳政府對美談判的影響、內政與外交連動性)、媒體素養(輿論風向、領導發言的政治意涵)。
三、牛刀小試
2025年7月,日本舉行參議院改選。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未能取得過半席次,在參衆兩院都陷入少數,成爲雙少數政府。石破茂首相坦承敗選但仍表態留任,黨內傳出逼宮聲浪,外界質疑其執政正當性與續任穩定性。媒體指出,石破茂處於跛腳狀態,恐影響即將與美方展開的關稅談判。同時,極右政黨參政黨的席次大增、女性當選人數創歷史新高,引發各界關注日本政治光譜與代表性。從選舉結果與後續情勢判斷,下列哪一項最能反映日本內政與國際互動之發展趨勢?
(A)女性與極右政黨席次增加,將促成日本轉向進步與多元的治理典範
(B)執政聯盟席次穩定,首相可藉國際情勢鞏固國會支持,推動全面改組
(C)根據憲法規定,天皇將依選舉結果解散參議院,並改由在野勢力組閣
(D)內閣須調整以因應民意與政局變動,首相續任正當性受內外交雙重檢驗
答案:D
解析:(A)只代表政治光譜分化,不是單向的進步與多元。(B)執政聯盟席次未過半,屬雙少數,席次不穩定。(C)天皇爲虛位元首,無政治實權指派在野組閣,且參議院不得解散。(D)石破茂續任首相會受到黨內與民意壓力、面對國內政治與外交談判挑戰,因此必須調整內閣與路線以因應當前局勢。
四、歷屆試題
某個內閣制國家,其國內有4個政黨,該國規定政黨贏得國會席次之後,如果沒有任何一黨擁有過半席次,即可以組織聯合政府。此次該國國會大選後,各黨的席次比率如下:甲黨:38%;乙黨:27%;丙黨:24%;丁黨:11%。根據上述資訊推論,下列有關該國政府的組成與選舉制度之敘述,何者正確?(2017指考)
(A)丁黨只有11%的席次,無法成爲聯合政府的一員
(B)甲、乙兩大政黨若要競逐組閣,都需要丙黨的支持
(C)該國4個政黨的席次率相近,其選舉制度應爲比例代表制
(D)甲黨的席次率遠高於丁黨,該國的選舉制度應爲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