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臺幣一直升…要企業自求多福 凸顯政府無能

近期臺幣匯率大升,對中小企業營運造成嚴重衝擊,經濟部舉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匯率風險說明記者會」。 記者林海/攝影

今年以來臺幣大幅升值,衝擊以出口爲主的中小企業營運,經濟部昨大張旗鼓舉行記者會,宣稱要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匯率風險,但提出的金融支持卻都是既有方案,反而呼籲要中小企業儘快進行匯率避險,意味着要企業「自求多福」,一場宛如新瓶裝舊酒的記者會,形同上演一場反映經濟部在匯率問題上無能爲力的歹戲。

經濟部前天煞有介事的找來公股行庫開會,但昨天提出的專案貸款、信用保證等,都是早已上路的方案,反而是提供企業避險工具,要協助企業購買遠期外匯、外匯選擇權等措施則顯得有些雞肋,畢竟從事出口的廠商豈會不知要避險,但今年這一波匯率升值來得又快又急,又豈是避險就能化解。

再者,經濟部爲此成立「協助廠商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但中央銀行並不在其中,經部官員說,針對產業界需求與因應作法,會主動與財金部會橫向聯繫協調,但部會間的橫向聯繫原本不就是例行公事嗎?又何必成立小組疊牀架屋。

協助企業因應是經濟部責任,企業期待的是新作爲,除了既有措施外,對於新作法,經濟部提出希望行庫能簡化中小企業避險需求的流程,但這必須央行點頭纔算數,不是行庫單方面要做就能做。

此外,在美國四月宣佈對等關稅後,政院也提出編列支持產業的特別條例。但至今仍未在立法院通過,如今經濟部爲了協助中小企業舉行記者會,不忘喊話立院儘速通過特別條例,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說,成立任務小組目的是提醒中小企業規畫避險策略,而小組的功能若只是提醒企業自行避險,又何必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