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事該怎辦?傳日本政府要求「自求多福」 日商撤離面臨困境

▲日本企業必須承擔「臺灣有事」撤離時的風險。圖爲2025年城鎮韌性演習中,臺北市忠孝東路淨空。(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針對中國可能向臺灣發動軍事攻擊,日本政府近來被爆私下向在臺企業警告,若屆時需撤離人員,企業可能無法指望政府協助、必須「自求多福」。由於日本是臺灣外資來源的主力之一,此番警訊不僅對日本企業投資信心造成衝擊,也突顯全球企業與政府在面對臺海衝突風險時的現實掙扎與政策難題。

根據英媒《金融時報》,日本官員已向在臺灣的日本企業表示,若中國發動攻擊、引發臺海危機,則日本政府無法保障企業人員的撤離行動,企業恐怕得被迫「自己想辦法」,這項訊息已經對投資意願產生明顯寒蟬效應。

有外交消息指出,類似的說法日本政府其實已向企業傳遞了將近3年。一位曾出席與日本官員會議的企業風險主管更透露,外交官曾明白表示。「如果你們在臺灣有大量資產,那就必須自行承擔風險與責任。」

報導分析,這樣的表態與日本國憲法的相關限制有關。兩名日本官員表示,和平憲法規定,自衛隊除非取得當地政府同意,否則不得在海外展開任務。但由於日本與臺灣並無正式外交關係,一名官員更直言「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臺灣並不存在一個政府」,加上中國立場強硬,幾乎不可能允許日方進行相關撤離作業。

美國政府官員分析,相較於美國近期大量資本進入臺灣,日本企業的新投資幾乎停滯,這一警告無疑「抑制了投資動能」。部分熟悉日美軍事合作的消息人士認爲,東京方面的說法對企業幫助有限,批評日本政府過於拘泥程序,在真正危機發生時恐難以應對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