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美版矽盾行不行?考驗賴政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路透)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期接連放話,無不劍指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賴政府認定半導體是臺灣的國安命脈,畫下紅線,不輕易退讓。只是,川習會在即,臺灣有何談判籌碼?如何不犧牲支撐臺灣經濟半邊天的半導體產業?最終能不能突破困境,都嚴厲考驗賴政府的大智慧。

打從美臺貿易談判啓動以來,美方即鎖定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期間也透過不同的方法來達成目的,包括鼓勵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擴大在美國設廠,以及敦促臺積電與英特爾之間建立合作關係等,期盼臺灣在美中競局浮上臺面之際,能服從美國新一輪發展高科技的佈局,讓美國掌握高端晶片的生產製造。

據瞭解,臺灣貿易談判團隊起初並不適應川普政府的談判模式,仍希望透過傳統國際貿易的談判方法商量,並期待透過擴大投資美國的方式,包括擴大采購美國天然氣、農產品,乃至於加購美國國債等提案來彌補美國獲取臺灣半導體和晶片產能的期待。

只不過,臺灣方面開出的價碼顯然無法滿足美方的胃口,導致雙方始終無法順利達成美臺貿易協議。如今,美國兩大貿易談判大將接連放話,有涉外人士評估說,這無非是再度向臺灣表明,美方覬覦的目標仍是半導體產業,也趁着川習會前夕,再度向臺灣施壓,希望臺灣能夠做出讓步。

卓揆說與美國進行最後階段關鍵實體性磋商,與日韓相比,政府最後能爲臺灣守住什麼,很快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