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毒蛋資訊擠牙膏 食如何安

彰化芬普尼蛋案原本是彰化縣府主動抽驗,還是國內首例以溯源碼追出食安問題蛋,卻因驗出五天後才公告,毒雞蛋早已吃下肚挨批;又被查出管制雞蛋顆不僅外流臺中,九天後才揭露還流向新北,資訊揭露如擠牙膏般,民衆食不安心,更重傷彰化雪亮的公衛招牌。

彰化縣衛生局過去與檢警合作,在食安稽查與流向追蹤被視爲模範,國內公衛界迭有信譽。這回抽查市場雞蛋驗出動物用禁藥,後續追查牽涉農政單位,跨機關運作「卡卡的」,尤其四日檢出芬普尼,爲配合中央單位直到九日纔對外公佈,拖了五天已慢半拍。

不只如此,衛生局、農業處先後抽檢案場雞蛋、雞隻羽毛等檢體,農政單位以七日蛋品未檢出,傾向八日解除移動管制,當時衛生局因六日抽檢蛋品有二件超標反對,短暫解禁二日又恢復管制,凸顯跨局處決策失當。

而這二日解禁期,讓案場管制雞蛋外流。這批縣府在畜牧場檢驗合格的雞蛋,卻被臺中市在市場端驗出芬普尼,更離譜的是,縣府沒吐實完整流向,直到昨天台中市長盧秀燕提醒應儘快公佈,縣府纔在時隔九日後,公佈另有一萬顆流向新北。

不過,明明已經檢出問題雞蛋,卻晚了多日才公佈,與衆所期待的公開透明、「查到哪公佈到哪」有強大落差,更讓民衆覺得是互踢皮球。

芬普尼蛋案揭露農政、衛政管理法規未必一致,跨局處業務各行其是,跨縣市資訊流通卡關,政府部門若不能記取教訓,不僅失去人民信任,類似安風暴恐會繼續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