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賴、柯「擠牙膏」才吐實 爭議如影隨形

賴清德(左)、柯文哲(右)雙雙陷入房地產違建爭議中。記者胡經周/攝影

總統大選白熱化,近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與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雙雙陷入房地產爭議中,朝野連日相互批評,但賴、柯陣營面對質疑,猶如「擠牙膏」,外界揭露到哪,才處理到哪,社會大衆看在眼裡,誠信度備受質疑。

柯文哲違法使用農地案,違規使用農地的事實相當明確,在參選總統時未主動處理,抱持着不被發現就沒事的僥倖心態,即是對社會大衆的不誠實;後來又被發現這塊地甚至是有盈利性質,租給遊覽車停放是有租金收入。

柯文哲眼看回復農地原貌仍無法止血,才又連忙指出會把收益捐出來。如此態度不禁讓人懷疑,對待自家爭議處理尚且如此,口中聲稱的「新政治」真能實現嗎?

賴清德面對萬里老家違建爭議,同樣有着誠信問題。這點光是從一開始「到底是不是違建」就大玩文字遊戲,賴清德聲稱老家是「既存建物」,並非「既存違建」;但縱然礦區建築有其歷史脈絡,但舊礦寮重建爲透天住宅,且沒有建照也沒有使用執照,也沒有繳交房屋稅,在客觀事實即法律上,賴清德老家就是違建。

賴清德先是不承認老家是違建,緊接着拋出公益信託概念,盼就此解套,卻又自曝了另一項問題,既是未登記且違法的建物,賴先前聲稱房子是兒子的,又是如何轉移「房屋所有權」?既然是查無建物登記、也無房屋稅籍資料的「幽靈房屋」,顯然賴清德轉移的只是土地所有權,若該房屋權狀且仍在賴手上,那賴就任副總統時,早就該依法信託該房屋了,賴沒有這樣做,而是把土地所有權轉移給他兒子,也正因這座房屋就是違建。

誠實是最好政策,賴清德若一天不開誠佈公,那「賴皮寮」爭議仍會如影隨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