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扁挺卓揆的弦外之音 總統聽得進去?
大罷免失敗、對等關稅衝擊等內外部因素,讓賴政府滿意度迅速下滑。內閣改組是迴應民意不滿的必要方式,改組時機與規模如何拿捏,纔不會繼續「失血」,而面對朝小野大的結構性因素,民進黨是否要延續當前的對抗路線?比起搞八二三罷免,這些纔是賴清德總統最重要的課題。
賴政府滿意度、賴總統聲望持續大幅下滑,閣揆卓榮泰日前鬆口,必要時會對重要人事做應有處理。內閣改組迄今只聞樓梯響,合理的推斷是執政高層仍在等八二三罷免結果出爐後,一次「算總帳」。
只不過,這段時間部會首長持續出狀況,例如經濟部長郭智輝「核三敦親睦鄰費」、「快樂在一起」晚宴等爭議、衛福部長邱泰源鼓勵聯誼解決少子女化。爭議閣員在位一天,民衆不滿就持續積累,是否當斷則斷,立即止血,賴總統必須深思,否則最終民怨反彈,民進黨仍要概括承受。
正值內閣改組聲浪高漲之際,陳水扁昨發文力挺賴卓體制,但陳水扁提及「關鍵字」,包括「一年多來臺灣政局發展,應從去年立法院長改選結果說起」、「戰略影響戰術又是誰主導的戰略?」、「期待行政立法局部改組,大戰略新調整好好拚經濟」等。
陳水扁的弦外之音是指,在綠營內部鷹派主導下,在最需要合縱連橫的立法院,錯失與民衆黨合作的機會,將「關鍵少數」拱手讓給國民黨。此外,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遭收押,白營將矛頭對準民進黨「政治迫害」,自此也更加鞏固國會藍白合作抗衡執政黨的政治態勢。
民進黨面對在野多數採抗爭路線,從對三讀法案無止境覆議、釋憲,到與青鳥合流全力支持大罷免;賴政府這種策略選擇,讓朝野僵局無解,少數執政的劣勢無限放大,在施政上寸步難行。
陳水扁在發文中說「賴清德總統兼民進黨主席應很清楚問題癥結」。陳水扁在民進黨內影響力早已式微,但他八年執政與當前的賴政府朝小野大的處境相同,陳水扁的提醒,賴總統必須正視。至於接下來的政局如何發展,取決於掌握黨政大權的賴總統如何迴應民意與在野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