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戰鬥部隊難留人 建軍最大危機
國軍戰鬥部隊留不住人,成爲當前建軍重大課題。圖爲衛戍第二戰鬥隊展示戰備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國軍戰鬥部隊編現比低,留不住人,仍是當前建軍重大課題。海軍是專業兵種,編現比略高於地面部隊,即便如此,以海軍主力戰艦紀德級艦爲例,編制員額約360人,但實際員額僅約260人,編現比也僅7成2,若再扣掉休假等,每趟出海巡弋任務,艦上官兵1個人要當2人用,辛苦可想而知。
再以地面部隊來說,雖說國軍待遇已大幅提高,但以陸軍1個聯詠演習而言,部隊官兵操演1次大約3個月不能放外宿假,如果再加上基地訓練,以及漢光演習,立即戰備操演等,1個戰鬥部隊官兵約有半年無法正常休假,因此,雖然志願役官兵的待遇已多次調整,但是地面部隊的編現比仍無法大幅提升,還是招不到人。
不只是基層官兵,現在部隊的軍官也出現怪現象,有尉級軍官寧願待在基層,也不願晉升,因爲營級以上單位沒有戰鬥加給,當參謀幕僚也沒有主官加給,荷包大幅縮水;另外,也有資深校級軍官申請提前退役,因爲現在兩岸軍事對峙升高,戰備值勤密度與頻度也大幅增加,體力與心理負荷大,乾脆打報告提前退役。
事實上,現在軍人待遇相當不錯,以1個少尉言,初任官剛下部隊,不算加給,就有約5萬7000餘元,比起一般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言,已是相當高的薪酬,也不輸高科技業,但是國軍官士兵的預算員額,也就是實際領薪水的官兵,年年往下掉,軍中有識者無不憂心。
更重要的是,臺美軍售延宕的新式武器裝備,明年起陸續運交成軍,再者,政府爲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國防預算大幅增加,還大手筆編列空前數字的特別預算,然而,三軍官兵纔是國軍最重要的資產,年年減少,這對國軍戰力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