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談判淪密室遊戲 政院內外皆輸

臺灣對等關稅是疊加計算引發關注,行政院11日召開記者會,副院長鄭麗君(左)與政委楊珍妮(右)等相關部會官員出席說明。(陳君瑋攝)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日本、歐盟已談到「免疊加」,可見是否疊加即是談判內涵,而非無可改變的既定事實,政院這段時間始終以保密協定爲由拒絕透露談判內容,直到黑箱質疑壓頂,昨才宣佈願赴立法院報告,再次展現慢半拍官僚本色,對美談判淪爲密室遊戲,民衆直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我們的20%關稅還得疊加原本稅率,執政黨不僅至今對美談判慘敗,還輸掉國人對政府的信任與耐心。

政院昨在記者會上強調,早在4月公佈「對等關稅」時就已說過會「疊加原本最惠國待遇」,4月時各國尚未正式展開談判,當時疊加稅率自是可以理解,但8月已完成多次談判,國人自然會以爲20%就是政府與美國談判之後的最終成果,誰會想到還得額外疊加?這種資訊落差,並非因爲民衆無知,而是因爲政府刻意不說清楚,不是一句「早就說過了」就可以卸責的。

即使政院4月真的說過「疊加」,也不代表疊加是無法改變的定局。日本與歐盟如今爭取到完全不疊加,說明「疊加與否」本身就是談判內容之一,爲什麼政院這幾個月沒能談到不疊加?最後對美拿到20%稅率已比鄰國高,還得疊加原稅率,只好默不吭聲等國人自己發現箇中眉角。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行政院把資訊封閉合理化爲「保密協定」,但事實上,日、韓乃至泰國,在公佈關稅談判結果前,都各自向國內清楚交代相關條件與政府底線,可見與美方籤的所謂保密條款,很可能只是針對談判過程中的部分磋商,而非禁止公佈讓出的內容;既然別的國家都能在不違反協定前提下,讓人民清楚知道政府立場,爲什麼臺灣談判團隊對內必須全盤保密?

政院在被輿論逼到牆角後,終於開記者會說明,宣佈要到立法院報告、設線上專區,如此被動、補救式的作法,顯示政府缺乏前瞻意識,更暴露與民意的脫節,國際談判不是密室遊戲,而是國家工程,需要透明授權與社會共識,面對全球貿易風險加劇時刻,臺灣實在承擔不起只會補救、不會超前的行政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