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美中進入深水區 賴拔草測風向

賴清德總統520前雖拋出「併購論」震撼政壇,20日就職週年演說卻格外低調,不見對兩岸關係任何敘述,顯然正在「拔草測風向」。(陳俊吉攝)

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總統,擔任總統後深知臺灣國際處境不易,520前雖拋出「併購論」震撼政壇,昨就職週年演說卻格外低調,不見對兩岸關係任何敘述,顯然正在「拔草測風向」,若能測出兩岸良性互動新模式,進一步交流對話,也是好事一樁。

賴清德從政之路與「臺獨」標籤脫不了關係,不過,他在統獨之間遊走的靈活程度也不容小覷;擔任臺南市長任內就曾說過「親中愛臺」,也赴大陸訪問過。

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關係融洽,賴清德說過「民進黨應積極自信地參與兩岸交流」,曾批評兩岸直航是木馬屠城的他,也帶着臺南旅遊業者爭取臺南機場成爲兩岸定期航班機場。

蔡英文將政權交到賴手上時,兩岸關係緊張,他在蔡英文「互不隸屬」論述上進一步拋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又在去年雙十國慶上提「祖國論」,今年國安高層會議後則提出「賴17條」,定義對岸爲境外敵對勢力,兩岸劍拔弩張。

然而,近期中美關稅談判進入深水區,美國總統川普脫口「統一與和平」,賴若繼續踩硬立場,恐成美方的「麻煩製造者」;近日受訪拋出模糊的「併購論」條件,昨也不再談論兩岸關係,疑在測風向。

從賴的從政之路可看出,「務實臺獨」就是遊走統獨之間,可務實談臺獨也可務實論統一。事實上,只有總統纔有資格與對岸談統一,作爲獨派金孫,這工作也非賴莫屬,國民黨肯定無法說服非藍選民,但若賴能說服臺獨教義派不再「逢統必反」,兩岸交流就不再是問題;畢竟全世界都希望臺海和平,逐步恢復兩岸交流是賴首要任務,不應逆勢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