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臺灣之盾」非橫空出世 美國早知情
賴清德總統今年國慶演說強調將加速打造「臺灣之盾」防空系統,展現自我防衛決心。記者陳正興/攝影
在臺美關稅談判即將揭曉、月底或明年初可能的「川習會」前夕,賴清德昨天的國慶演說備受美中臺三方關注。賴總統今年國慶演說減少兩岸議題篇幅,並強調將加速打造「臺灣之盾」防空系統,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相關內容與論述,包括美國在內的友盟國家事先都知情也理解。
兩岸外交與國安論述向來是國慶文稿的重中之重,賴總統就任以來,多次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昨國慶演說卻隻字未提。取而代之的是,因應大陸今年「三個八十年」的統戰主軸,再次呼應我方與美方說法,呼籲中方停止扭曲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
國安人士指出,「兩岸互不隸屬」已是臺灣社會最大共識,賴總統的談話內容,彰顯臺灣捍衛和平、面向國際,自信展現民主臺灣的主體性。同時也以「民主臺灣」之姿喊話,與威權中國做出對比,彰顯「互不隸屬」概念;但更重要的是,藉由二戰終戰八十週年,傳遞戰爭沒有贏家,兩岸應該追求和平的核心精神。
賴總統昨演說重申「和平必須靠實力」,強調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加速打造「臺灣之盾」。外界有聲音認爲臺灣之盾是「橫空出世」,但向來與我國軍事技術合作密切的美國,早有類似的整合性防空系統。
另方面,國防預算不單牽涉國安,也將帶動國防、軍工產業發展,進而擴大內需。賴總統認爲,國防預算也可視爲經濟預算,國防產業也是「護國羣山」的一環;設立新階段國防發展目標,對外也能與國際友盟合作,拉出一條自由民主防線,展現臺灣以實力維護和平的戰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