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TW館低調爭得世博不缺席 道盡臺灣外交艱辛

由我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籌設的「TECH WORLD」,於4月22日在2025大阪世博正式開幕,現場等着參觀人潮排長龍。不過各項宣傳活動都要保持民間身分,凸顯我外交艱辛難辦。(王玉樹攝)

2025大阪世博開幕10日後,由我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籌設的「TECH WORLD」也於4月22日正式開幕。然而從活動現場、文宣曝光,主辦單位都小心翼翼,儘量不讓臺灣字眼或官方與展演沾上邊,在在凸顯兩岸對峙情勢下,我外交處境的敏感艱辛。效益或許要等半年後驗證,但讓福爾摩沙身影不再消失於世界博覽會,卻也是鐵錚錚事實。

3年前,經濟部分年編列20億籌設世博館,但因以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名義參與,氣壞在野立委,一度要刪掉預算,認爲都說「臺日關係很好」,卻連『臺灣』都不能用,高呼就不用去了。但最後仍顧全大局,放行挺設立。

對財團法人外貿協會來說,「實質存在」比「名號頭銜」更重要。因爲又稱萬國覽會的世界博覽會,每5年一屆,已有百多年曆史。最早1851年在英國倫敦起家,主旨在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成就,因舉辦時間長達半年,規模大國家多,是絕對具有指標意義的大型國際級展覽會。

然而兩岸在歷史因素競合下,想參與卻是困難重重。2005年上海世博時,兩岸關係改善,當時由外貿協會出面募集民間資金,臺灣館以天燈外型亮相,轟動一時。

但2015年的義大利米蘭世博時,義大利不願意讓臺灣館出現在「國家區」,僅允許在「企業區」」,政府考量經費及時間決定不參與,當時是由公民團體OPTOGO 發起《把臺灣外帶到米蘭》計劃羣衆募資,勉強設立「外帶臺灣館」。

2020年杜拜世博會,則是完全不見臺灣身影。據瞭解,是主辦國連來問我們要不要去都沒有。名義上理由,我們不是BIE(國際展覽局)成員,不在邀請名單內,實務上,大家都知道是政治因素。

這也凸顯臺灣外交處境之艱難,即便你要降格參加,人家卻連請帖也不給你。因此這次大阪世博臺灣決定重返,其實不是日本刁難我們,正是臺日友好希望我們前去參加。

但礙於兩岸關係,我方只能先在東京註冊「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身兼名譽會長,以民間企業身分興建營運,避開官方敏感色彩。也才今天開幕式,經濟部等高階官員都無出席,文宣與報導字眼都避開臺灣色彩,也算是對支持我方的日本政府給予最大體諒。

雖然館名、101大樓、珍奶、晶片組成的「TW」縮寫意象,遭中共批評臺灣是在「自嗨」。但從試營運10天,以及開幕日參訪民衆反應看來,由臺企背後在機械、面板、晶片上的技術支援,呈現的動態流暢的三大自然未來劇場,其科技力,確實博得國外民衆好評。雖然不能大聲宣揚國家身分,能見度上多少隔了層紗,但臺灣實質存在大阪世博,最終也是鐵錚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