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飆太兇 誰被殺頭?外媒示警:臺灣「2產業」重災第一排
臺幣持續飆升,對於臺灣出口廠商並非好事。(示意圖/資料照)
新臺幣匯率昨(27日)強勢突破29元心理關卡,一度飆升至28.904元,創下三年多新高價位,今年以來已經大幅狂升逾12%。外媒分析,新臺幣升值又急又猛,對於臺灣出口廠商(特別是半導體產業)以及壽險業者來說,可能會帶來衝擊。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幾個月以來,亞洲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強,部分原因是美國資產普遍遭到市場拋售所致。
華僑銀行策略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市場對於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降低了投資者對於美元的信心,進而引發了一波「拋售美元」的交易行爲。
安聯投資經濟學家通託諾(Christiaan Tuntono)表示,目前正在發生的「去美元化」現象,正促使資金迴流亞洲市場。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由於亞洲地區的實體持有約8.6兆美元的美國股票和固定收益資產,即使只有一部分資金匯回亞洲,也可能顯著地推升亞洲貨幣的升值。
報導提到,新臺幣升值將對臺灣大型企業帶來壓力,例如臺積電及鴻海等。由於半導體銷售大多以美元計價,新臺幣升值將降低這些公司的收入,同時減弱其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以鴻海爲例,該公司內部預估「新臺幣平均升值1%,公司收入將減少約3%,毛利率也會下降0.1%」。
對於富邦金等擁有壽險業務的金控公司來說,其脆弱性在於持有大量海外資產。當新臺幣狂升,這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風險將會隨之增加。
星展銀行經濟學家馬鐵英在近期一份報告中估計,截至今年2月份,臺灣壽險公司的海外投資佔其總投資組合的70%,其中大部分是以美元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