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爲何正當其時?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市舉辦。本屆年會以“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爲主題,設置“解讀全球經濟”“中國展望”“劇變中的產業”“投資人類與地球”“新能源與材料”五大議題。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位代表與會,共同探討在地緣經濟格局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如何重新激活經濟增長。
當前,世界經濟正經歷深刻轉型。一方面,地緣衝突和緊張局勢加劇,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增加,全球經濟日趨碎片化,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產業鏈和價值鏈被迫重構。但另一方面,大多數國家仍渴望和平與發展,武裝衝突仍然侷限在少數區域。
對於絕大多數地區而言,“和平而非戰爭、發展而非貧困、合作而非對抗”依然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例如,在長期動盪的中東地區,阿聯酋所處的環境並不太平,卻通過多年堅持經濟建設,完成了從石油重鎮向貿易、旅遊和科技中心的巨大轉型,經濟實力和外交影響力大幅提升。經濟的騰飛不僅爲阿聯酋贏得了話語權,也使其成爲中東局勢中的關鍵調解者和穩定力量。在全球經濟合作層面,這樣的成功實踐也再次證明:發展與合作是促進和平與解決衝突的基礎。
在當前國際環境下,一些國家奉行經濟民族主義,推動產業鏈迴流本土,試圖通過“脫鉤斷鏈”實現自我保護。但現實證明,這種做法難以奏效。很多企業仍然高度依賴全球分工,尤其是與中國等製造業強國保持緊密聯繫。卓越的企業家不會自封於一隅,而是以全球視野發現合作與共贏的機遇。真正優秀的企業家精神,深知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價值,善於利用全球資源優化生產佈局,把握科技發展趨勢,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面對國際市場變化。
對胸懷全球市場的企業來說,切斷與世界最強大供應鏈的聯繫無異於自斷經脈。若想做大做強,企業就必須積極參與全球生產網絡,合理配置全球資源和技術優勢,拒絕盲目的經濟民族主義。立足全球、擁抱科技、堅持開放合作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纔是真正推動企業進步與繁榮的動力。
如今,世界經濟已經進入發展新階段。這絕非所謂“去全球化”階段,而是全球化進入了更深層發展的階段。儘管在地緣政治層面出現一些“脫鉤”動向,但總體來看,全球經濟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已非常普遍,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當今世界獨善其身。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家羣體也需要進化,成爲具有跨文化適應力的“新物種”。企業家必須善於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資源、人才和市場,將生產要素配置在最合適的地點,優化整個價值鏈的效率與成本。在高度互聯的商業環境中,供應鏈往往跨越多國,一地的中斷可能波及全球。因此,企業家需要具備靈活調整和多元佈局供應鏈的能力,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也包含跨文化的溝通與管理能力。在全球經營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和不同制度環境都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優秀企業家必須培養全球化思維,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纔能有效管理跨國團隊,並與各國客戶和合作夥伴建立信任。事實證明,擁有多元文化背景和國際經驗的團隊往往能激發更豐富的創意,爲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奠定基礎。
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還需強化規則意識。企業家應當熟悉主要市場的監管環境,遵守當地法律和國際規則,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和國際協議。通過建立穩固的跨國夥伴關係,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同時,關注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在全球範圍樹立良好信譽,也是現代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立足的要素。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需要“繼續做地球人”。企業家個人有國籍,但企業的運營不應侷限於國界。在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裡,具有全球視野、科技素養和跨文化領導力的企業家,才能引領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併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作者系北大匯豐商學院智庫世界經濟副研究員)
發於2025.6.30總第1193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當前世界呼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作者:朱兆一
編輯: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