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讓壁畫裡的千年風華“走”出博物館 帶記憶回家

“每一款都像從壁畫裡走出來的,把龜茲的美揣進包裡,太有意義了!”8月10日,在龜茲博物館新開業的“遇見龜茲”文創店內,來自成都的遊客尤雯舉着一枚繪有雙鹿的菱形格式樣的徽章,興奮地向同伴展示。這間融合了龜茲壁畫元素的文化空間,剛一亮相便收穫滿場點贊,成爲遊客觸摸庫車歷史、帶走“龜茲記憶”的新打卡地。

圖爲遊客在參觀文創產品。(王紅麗 攝)

走進文創店,彷彿踏入一座流動的龜茲藝術長廊:以克孜爾石窟壁畫爲靈感的“綺夢千年”系列徽章,將伎樂天的飄帶、蓮花紋的曲線凝固成指尖的精緻;復刻博物館建築輪廓的吊墜冰箱貼,讓“龜茲博物館”成爲可貼在生活裡的地標;蘇幕遮舍利盒上的樂舞場景被織進掛毯,艾德萊斯綢的靈動花紋化作絲巾與帆布包的底色……百餘款文創產品涵蓋文具、飾品、家居用品等品類,每一件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這些不是簡單的‘復刻’,是讓千年文化‘說’當代話。” “遇見龜茲”文創設計團隊負責人、鯨生萬物文化傳媒總經理崔洋說,“作爲古龜茲所在地,庫車曾是絲綢之路上多元文明交匯的樞紐,壁畫裡的瑰麗色彩、古籍中的文明密碼,都是創作的源頭。設計團隊深挖龜茲佛教藝術精髓,又融入庫車現代城市風貌,讓沉睡的壁畫色彩在徽章釉色裡流轉,讓絲路駝鈴的餘韻藏進帆布包的紋路——我們想架一座橋,一頭連着石窟裡的千年記憶,一頭接着當下的生活。”

在崔洋的規劃裡,這座“橋”還將不斷延伸。“鳩摩羅什譯經的智慧、玄奘西行的足跡,這些深植庫車的IP正在轉化爲50多款新品,未來會有更多‘龜茲故事’走進日常生活”他說,文創不僅是產品,更是博物館的“移動展廳”,讓遊客離開博物館後,仍能通過指尖的溫度、眼前的紋樣,持續感受龜茲文化的生命力。

從“看文物”到“帶文化”,“遇見龜茲”文創店的走紅,正是庫車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縮影。近年來,這座絲路古城不斷探索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路徑:邀請非遺設計大師爲龜茲絲綢注入時尚基因,絲巾、服飾、手包成了行走的“文化名片”;以克孜爾尕哈烽燧的蒼涼、庫車大饢的煙火氣爲主題,通過設計大賽催生的系列文創,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龜茲博物館館長馬麗麗說:“千年龜茲從未遠去,它正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尋常生活,伴隨每一個愛上庫車的人,把記憶帶回家。”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王紅麗 布阿潔熱姆·玉山 關金樂)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