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各部門持續推進學習教育——用實績實效檢驗學習教育成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疆各地各部門縱深推進學查改,黨員幹部積極轉變作風,主動擔當作爲,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羣衆的實際行動,讓羣衆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黨組以學習教育爲契機,着力解決一批瓶頸問題。針對對外開放、促進社會消費、穩定外貿增長等重點工作,給企業送政策、講政策、落實政策,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智慧口岸建設實施方案》《“新疆優品”評選培育辦法》等,幫助企業解決“難點”、打通“堵點”,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提升新疆本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

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以制度“廢改立”工作爲抓手,制定、修改、完善各類制度70餘項,使轉作風從“軟要求”變爲“硬約束”。以扭轉會風會紀爲切口,制定了會議(活動)管理辦法,全過程監督作風轉變。開展“庸懶散慢拖”專項整治,制定工作措施,加強過程管理。一系列舉措,使黨員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提升,工作中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現象明顯改善,實幹風氣更濃。

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盯政府採購和招投標領域重點問題,一體推進學查改,持續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環境。在官網上線投標保證金符合條件自動退還功能,較之前縮短退還週期至少5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效;以廉政風險防控爲重點,以羣衆身邊不正之風集中整治和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爲切入點,全面排查各環節廉政風險點,制定完善相關制度,實現風險防控全覆蓋。

從羣衆期盼的地方做起,從羣衆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霍城縣針對老舊小區屋面滲漏、管網老化、牆體滲水、外牆破損等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結合小區實際和居民建議,根據建築風格、周邊環境科學制定改造方案,建立“施工方自檢+監理方巡檢+居民代表監督+建設單位專檢”四級質量監管體系,確保工程質量過硬、改造效果明顯。今年,計劃投入3160萬元對29個老舊小區的給水管網、排水管網、供熱管網、外立面等實施全面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一批老舊建築換上“新衣”,不僅以嶄新面貌改善城市品質,也讓居民生活的舒適度和幸福感得到明顯提升。

“以前外牆破損較嚴重,下雨天存在安全隱患,冬天暖氣也不太熱,經過改造,小區環境好了,今年冬天肯定很暖和。”霍城縣兵花小區居民胡夢婷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針對高標準農田灌溉渠道滲漏嚴重、輸水效率低等問題,精準施策打通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組織鎮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地毯式摸排”,排查出防滲渠跑水漏水點位11處、土渠49.9公里,統籌整合資金,有序完成漏水點位加固,並新建防滲渠,惠及羣衆1500餘戶,保障2萬餘畝農田正常灌溉。同時,建立“鎮—村—組”三級管護體系,織密灌溉設施管護責任網。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克拉瑪依市白鹼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查找服務羣衆就業方面的薄弱點,主動對接企業用工需求,常態化開展“送政策、解難題”進基層服務行動,爲企業開設綠色服務通道,推進“直補快辦”模式,幫助企業解決用工316人,兌現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補貼1197萬元。聚焦勞動者權益保障,依託“安薪行動”,構建“一站式”會商與聯合執法維權機制,優化欠薪線索處置流程,實現欠薪案件按期辦結率、羣衆滿意率100%。

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爲強化作風建設、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面對暑運客流高峰,迅速切換至“暑運攻堅模式”,以創新舉措與暖心服務,保障旅客安全順暢出行。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安檢通道服務升級,安檢員工踐行“微笑服務”理念,新增“航空快線保障”“晚到旅客”通道,爲距登機時間不足40分鐘的旅客提供優先安檢服務,讓旅客在出行中切實感受到便捷與溫暖。(張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