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400年的「寶相花月餅」曝光:五仁口味前身

中秋將至,月餅是應景食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秋佳節將至,月餅是應景食品,其出現在歷史上的時間則可追溯至唐宋時期。有大陸網友分享小小一塊月餅熱量竟達430大卡,驚呼「感覺就是老祖宗們的士力架(Snickers)」;貼文曝光,吸引相當多網友討論熱潮,更有新疆網友分享在吐魯番市出土的古寶「寶相花月餅」,笑稱這根本是五仁月餅的前身了。

有大陸網友在微博分享,自己最近在吃月餅時,發現配料表上竟寫着熱量高達430大卡,「絕了,感覺就是老祖宗們的士力架,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除此之外,更有新疆網友分享新疆博物館內1400年前的「寶相花月餅」,裡頭餅餡有棗、核桃、葡萄乾,該名網友也笑道「簡直是五仁月餅老祖宗了」。

貼文也吸引許多網友討論,紛紛表示「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塊切開分着吃,對我們來說,實在太膩吃不下一整塊」、「喜茶有個中秋限定的流心奶黃啥的,喝起來就像液體蛋黃月餅,然後一杯600多卡」、「我一頓可以吃260公克的蛋黃蓮蓉,誰懂蛋黃蓮蓉的美味,世間絕無僅有,簡直驚動宇宙」。但也有網友指出

,要跑很久才能消耗月餅熱量。

據瞭解,「寶相花月餅」是1972年在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出土的唐代文物,是考古界唯一一件月餅式食物文物。其以小麥粉爲原料,壓模烘烤製成,約7公分大小、餡料豐富。而月餅一詞則據傳起源於南宋,在唐朝則被稱爲「宮餅」;至於寶相花月餅的花紋,則與和佛教文化有關,古代又將「寶相花」與「搖錢樹」、「聚寶盆」合稱吉祥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