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知名戰略學家馬凱碩:特朗普可能是給中國的一個大禮,跑馬拉松的中國終會勝出

新加坡知名戰略學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4日指出,中國與特朗普的比賽彷彿馬拉松與短跑,從長遠看中方會勝出。特朗普爲中方提供了機會,包括在一中政策上獲得美方的堅定承諾。他說:“如果中國人謹慎低調地行事,特朗普將是給中國的一份大禮。”

中評社報道,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傑出研究員馬凱碩4日參加由《外交政策》舉辦的線上論壇,探討特朗普執政前兩週的行動帶來的影響。

馬凱碩表示,大多數的亞洲國家對華盛頓的混亂感到震驚,因爲亞洲人喜歡有秩序、可預測和良治。而特朗普將這一切撕扯掉,讓人想知道特朗普是不是想把美國變成索馬里。但他也表示,不要低估美國,美國是一個不尋常的社會。一時的政治混亂從長遠看卻可能使美國變成更強大的社會。

馬凱碩指出,在此過程中,中國顯然是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中國比其他國家都更密切地關注特朗普。到目前爲止,特朗普至少給中國帶來了兩個好處:第一,特朗普在玩短期遊戲,而中國更瞭解多極多元世界的出現。中國玩的是2050年遊戲而不是2025年。他們是在跑馬拉松而不是像特朗普在短跑,從長遠看跑馬拉松的會獲勝。中國人會覺得時間在他們一邊。第二,特朗普快速疏遠了許多國家,尤其是朋友。

馬凱碩認爲,中國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特朗普的巨大打擊,因爲他們知道這終究會到來。他們屯好了火力,一旦打擊來臨,他們就會反擊。

說這話時,中方對特朗普對華商品加徵10%的關稅做出了“五連拳”的反擊,被美國專家認爲是中方快速而“有節制”的應對。現在外界關注的是雙方何時對話,討論下一步的動作。特朗普當天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稱會在“合適的時機,但不着急”。

馬凱碩表示,中國人其實是喜歡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過去40年,中國在人文和社會方面的發展是過去4千年歷史上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問自己一個問題:爲何從1842年到1949年有一個屈辱的世紀?關鍵的答案之一是當時中國自我與世界封閉起來,所以確保不再有屈辱世紀的答案之一在於,移除隔離牆,與世界融合。中國成爲世界最大的貿易國,就是因爲加入世貿組織,因此二戰後基於規則的秩序對中國而言是管用的。

馬凱碩指出,中國另一個成功之道在於務實主義。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爲中國提供了機會。包括就美國在一中政策上作出堅定承諾達成一致。

最近訪問過中國和印度的馬凱碩注意到,中印關係最近得到明顯改善。他指出,莫迪政府意識到,印度要想成爲製造業大國,就必須跟中國合作。到2030年中國製造業將佔全球比重的4成5,除非你以某種形式與中國合作,否則你不可能在世界任何國家建立製造業,包括美國在內。中國的引力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搖擺國家意識到這一點,包括對中國抱有疑慮的莫迪也意識到必須與中國合作。

“如果中國人謹慎低調地行事,特朗普將是給中國的一份大禮。”馬凱碩如是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