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符令化身黃金手鍊 大受歡迎
臺南市安平開臺天后宮文創服務中心的媽祖符令手鍊深受大衆喜愛。(洪榮志攝)
臺南市安平開臺天后宮文創服務中心獲勞動部補助整合安平開臺天后宮及安平各角頭廟宇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打造出黃金符令手鍊、宗教用品3D立體拼圖、揹包、T恤等系列文創用品,吸引各年齡層消費者青睞,不僅締造逐年倍增的營業佳績,也讓宗教文化更深入人心。
早期廟埕多是地方經濟及文化中心,安平開臺天后宮文化基金會提出的「大廟經濟」方案,獲得勞動部補助文創產品開發與銷售工作;沒想到,僅僅補助第1年成立文創服務中心後,便因當年「業績」長紅,後續停止補助。
基金會執行董事林國明表示,安平天后宮運用補助款,在廟內改造文創產品的展示空間,專門用來陳列及販售開發的文創品,第一年即營收80萬元,之後第二年250萬元、第三年500萬元,去年已達800萬元,締造出驚人的成長紀錄,讓廟方「做公益」增添強而有力的後援。
文創服務中心經理張碧珊也說,目前中心陳列的文創品高達數千件,品項以日常生活用品及配飾最多,消費族羣多數都是外地觀光客,但也有在地的安平鄉親,各年齡層都有。其中,媽祖符令手鍊最受大衆的喜愛。
張碧珊指出,早期民衆到廟裡求得符令後,通常會放在紅色塑膠符令袋中,並以紅繩繫帶在脖子上。但因不符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基金會靈機一動,將符令以黃金打造,置放在皮繩手鍊上,外型充滿時尚設計感,竟意外大受歡迎,甚至連廟方、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也幾乎都人手一條。
張碧珊還強調,購買文創品的國內消費者,多數都會根據自己信仰,購買媽祖、關公或觀世音菩薩等產品;至於外國消費者幾乎都憑直覺選購「顏值」高的文創品。不過,無論是誰購買什麼文創品,她都會建議先拿到廟內「過爐」,並祈求媽祖的保佑,不少人更因此長期佩戴,甚至不遠千里從國外前來安平回購,無形中也宏揚媽祖信仰文化,並增加安平開臺天后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