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力健身閉店,會員咋辦?萊山區教體局:建議消費者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煙臺融媒3月19日訊(記者 呂金滙)市區多家新動力健身店陸續閉店,不少會員拿着還沒到期的會員卡發愁。近日,市民郭女士撥打“煙臺民意通”熱線6601234,反映自己遇到的煩心事。
2024年8月,郭女士在萊山區新動力健身臺灣村店花費1880元辦了一張游泳卡,使用期限到2025年10月底。“去遊了沒幾次,負責人說快要閉店了,讓我以後去芝罘區綠城店。”郭女士告訴記者,2024年12月,她去了兩次綠城店後,突然被告知以後不可以再去游泳。“工作人員說我不是會員,前兩次只是讓體驗一下,讓我在綠城店辦卡。”後來,郭女士曾多次嘗試撥打新動力健身綠城店的電話,但是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芝罘區體育運動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位於綠城的新動力健身店早在今年1月就已經閉店。記者隨後採訪了煙臺市體育局,產業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動力健身在全市的店都關了,關於原來臺灣村店的會員安置由萊山區教體局負責。
記者隨後聯繫了萊山區教體局。萊山區教體局副局長曲奎海表示:“萊山區共有3家新動力健身分店,目前已全部閉店。2024年12月中旬,我們聯繫了萊山區的多家健身機構,其中有3家願意有償接收新動力健身未到期的會員。對於不願意接受有償分流的會員,我們建議去法院起訴維權。”
據瞭解,煙臺市內的所有新動力健身店全部閉店,目前全市至少有200多名新動力健身的受害會員,相關部門也無法聯繫到新動力健身的負責人。
山東邦典律師事務所高旭東律師分析,健身房負責人跑路後會員權益無法保障的主要原因:一是會員費低,進行訴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二是單個職能部門的職權所限;三是許多跑路負責人做好了承擔民事執行失信人的心理準備和財產轉移動作,即使會員訴訟成功,並不能真正拿到會員費,造成贏了官司仍輸了錢。“解決以上問題,應強化各職能部門的聯動,主要是公檢法的聯動。對於跑路事件中發現的詐騙刑事犯罪行爲,予以從重、從嚴、從快處理,從根上治理跑路事件,還市民健康良好的消費環境。”高律師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24年1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932次會議審議通過,將從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目前情況下,建議廣大市民不要貪圖便宜,謹慎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