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首座「還河於自然」示範河域 大窠坑溪二期整治完工啓用
完工典禮後,不少里民爭相和市長侯友宜(左四)合影留念。(李育嫺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爲全臺首座「還河於自然」示範河域,先前一期工程將原本的水泥河道改成結合生態、景觀與休憩的水岸環境,備受好評,二期從去年1月開工至今,市長侯友宜今(11)日出席完工典禮表示:這項建設是大家看得到、用得到!隨即和水利局長宋德仁、 泰山區長林俊宏等人進行啓動儀式。現場近百人蔘與,氣氛熱絡。
「大窠坑溪整治是新北市還河於自然的重要示範!」侯友宜視察時表示,第一期工程奠定基礎,現在完工的第二期採全面優化,將過去三面光渠道,打造成綠意盎然的水岸,改善河川水質與景觀,更透過「近自然工法」還原溪流原貌,里民可從半山雅公園沿新設步道,山腳公園,體驗長約1.3公里的景觀綠廊。更鼓勵陪長輩出來走,增加活動量減緩肌肉老化。
侯友宜回憶說,剛到新北市服務時,看到蘆洲鴨母港溝、中永和瓦磘圳(俗稱大條溝)、中和區藤寮坑溝、板橋湳仔溝的狀況沒現在好、傳出異味。現在二期整治完工,水岸旁有鳥棲息、水面乾淨還有魚在遊,增加生活品質,展現新北市水環境治理成果,落實永續城市願景。
宋德仁說明,第二期工程延續第一期「近自然工法」理念,以「不擴張、不破壞」原則,保留原有地貌資源。工程總經費1億5677萬元,綠化空間超過3200公尺,範圍從堅實橋至山腳溪橋,全長925公尺、水域面積1萬9800公尺。
水利局補充,延續第一期「近自然工法」理念,從設計曲線格樑、原木丁壩、塊石挑流等構造,提升曝氣與水位,營造兩側植生環境與棲地條件,重現自然河道景觀,兼具防洪與民衆使用需求。
今日貴賓有立法委員洪孟楷服務處代表、新北市議員李宇翔服務處特助、議員宋明宗服務處主任蔡佩呈,泰山區義學裡長暨聯誼會長陳和榮、山腳里長王國超、大科里長黃金進、黎明裡長施呈林、福泰里長柳建福、楓樹里長鄭美玲、同榮里長馬豫軍、同興里長詹明德、義仁里長許火炎、明志里長陳春祈、貴子里長戴聯樹、貴和里長餘碧玉,及社區理事長和在地裡民近百人出席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