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窠坑溪二期1.5億工程完工 侯友宜:人、水重新連結

新北泰山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自去年1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延續一期成果改善水質、友善生態,也讓市民多一處可親近自然的地方。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泰山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自去年1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延續一期成果改善水質、友善生態,也讓市民多一處可親近自然的地方。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場視察時表示,大窠坑溪整治是新北市還河於自然重要示範,從過去的三面光渠道,變成如今綠意盎然、生機蓬勃的水岸,不僅改善河川水質與景觀,更透過近自然工法還原溪流原貌,讓人、水與環境重新連結。

侯友宜指出,第一期工程奠定基礎,第二期則全面優化,當地居民可從半山雅公園沿甫完工新設步道至山腳公園,體驗長達約1.3公里的景觀綠廊。展現市府對水環境治理的決心,落實永續城市的願景。鼓勵市民多走出家門,親近水岸,感受城市中自然的氣息與活力。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二期工程範圍自堅實橋至山腳溪橋,全長約925公尺,營造水域面積達1萬9800平方公尺。延續第一期近自然工法理念,設計曲線格樑、原木丁壩、塊石挑流等構造,提升曝氣與水位,滋養兩側植生環境及營造多樣水域型態與棲地條件,重現自然河道景觀。

宋德仁說,此工程在不影響河防安全前提下,營造出河中島陸域棲地,形成生態跳島,有助於動物遷徙與棲息。完工後,已可觀察到的生物達82種,包括紅冠水雞、翠鳥、黃綠澤蟹等,顯示環境恢復已有顯著成效。而附近民衆更是興奮地說道,經常可以看到紅冠水雞育雛畫面,儼然成爲寓教於樂的都市學習場域。

議員宋明宗辦公室主任蔡佩呈則說,非常開心看到大窠坑溪二期工程完工,不僅將里民的生活圈串聯起來,更讓整體生態品質改善提升,更期盼大窠坑溪三期工程及貴子坑溪改造工程完成,勢必讓泰山帶來更大的繁榮與進步。

水利局說,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仍秉持不擴張、不破壞原則,保留原有地貌資源。工程總經費1億5,677萬元,綠化空間超過3200平方公尺,兼顧環境、防洪與民衆使用需求。工程內容除水域環境營造外,陸域沿線於河道側增設3處寬2公尺的懸臂鋼構棧道,並於堅實一橋增設一處無障礙入口連接周圍公園及步道,強化無障礙設施與社區、公園的串聯,提升整體通行友善度。

新北泰山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自去年1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延續一期成果改善水質、友善生態,也讓市民多一處可親近自然的地方。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場視察。記者李定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