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十三行博物館發佈「永續發展藍圖」 從三大面向推動SDGs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今年5月舉辦「2025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以「考古視野中的競技與永續」爲主題。(圖/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策畫結合環境永續的文化旅遊活動。(圖/十三行博物館)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本月於官方網站發表「2025-2030永續計劃書」,這也是新北市首座完整揭示永續發展藍圖的博物館。十三行以地文化特色爲基礎,從「智慧節能」、「友善環境」及「社會共享」三大面向着手,積極響應聯合國SDGs的永續發展目標。
十三行博物館秉持「發掘土地歷史,傳承生態智慧,永續文化生活」的願景,於去年9月成立環境永續專案小組,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低碳營運,致力於將永續教育融入博物館,打造對環境友善的參觀體驗,並邀請學界專家及新北市低碳社區發展中心組成督導團隊,共同確保永續計劃的落實。
館方也從「智慧節能」、「友善環境」及「社會共享」三大面,從實務面響應聯合國SDGs的永續發展目標,推動「活用考古」、「聚焦協力」、「接軌國際」、「多元平權」、「創新科技」以及「強化環教」六大策略,期望透過創意和行動,讓文化與環境共生共榮。
爲落實永續理念,十三行博物館在2023年推出的臺語導覽課程「鑽木取火」,創新結合AR技術,生動重現千年前的十三行生活場景;推動「行動博物館」計劃,將永續教育的種子播撒至24個偏鄉單位;全面汰換爲LED節能燈具、導入節水設備,並積極推動辦公室減碳計劃;攜手在地商家,策劃低碳下午茶與文化旅遊等特色活動。
館長羅珮瑄表示,作爲北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十三行自2016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以來,持續將永續理念融入館務營運。隨着新北市提出「2030年八里淨零示範區」零碳藍圖,十三行將透過國際交流深化永續影響力,並於今年5月舉辦「2025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以「考古視野中的競技與永續」爲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討文化永續的創新模式,並透過實務推廣活動,爲新北市的文化與環境永續注入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