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國際跨界論壇 探討古今競技與永續發展

十三行博物館「2025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即日起受理報名。(圖/十三行博物館)

「2025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邀請來自韓國、日本6個國外博物館以及國內博物館和學界。(圖/十三行博物館)

從史前狩獵行爲到當代運動競技,人類與環境的互動歷程正是文明演進的重要脈絡。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宣佈,將於5月22日舉辦「2025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以「考古視野中的競技與永續」爲主題,首度聚焦運動文化與環境永續的交集,集結國內外重量級博物館與學者,共同展開一場跨時代對話,即日起至5月2日開放免費報名。

論壇內容橫跨人骨考古分析、史前生業型態及博物館永續經營策略,參與單位包含日本、韓國等6個國外博物館與國內多所學研機構。論壇開場將由十三行館長羅珮瑄引言,帶領與會者從博物館角度切入永續思維。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策展人李貞慇、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也將發表相關實務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減碳作爲也成亮點,包括全面使用環保餐具、減量印刷資料及優化講者交通安排,成功達成60%減碳率,估計減排150公斤二氧化碳,展現博物館落實永續發展的行動力。

論壇內容更延伸至人類肢體活動的考古分析,如兵庫縣立考古博物館館長菱田哲郎將從古人骨磨損分析勞動與競技痕跡,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副館長東憲章則從埴輪探討古代儀式與運動文化;韓國漢城百濟博物館館長金志娟則以「百濟人—亡者的故事、生者的洞悉」爲題,探索古代文明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