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舉辦螢火蟲講座 推廣生態知識盼孕育公民科學家
臺大昆蟲系榮譽教授楊平世爲國內螢火蟲權威學者,曾發表多種新種,並於多處國家公園進行調查。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螢火蟲生態資源豐富,曾記錄多達26種,爲提升市民對螢火蟲的認識與棲地保育意識,新北市農業局將於10月8日舉辦螢火蟲生態講座,邀請國內螢火蟲權威與覆育專家授課,從觀察技巧到生態行爲全面介紹,期盼民衆成爲保育行動的一分子。
講座將於10月8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20分在新北市稅捐稽徵處10樓訓練教室舉行,免費參加、限額80人。邀請臺大昆蟲系榮譽教授楊平世與臺南大學助理教授吳加雄主講,介紹新北市常見螢火蟲種類、調查與覆育方法,也將傳授民衆如何正確觀察與避免破壞棲地。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黃緣螢、紅胸黑翅螢等品種廣爲人知,近年賞螢活動熱度升高,但多數人對螢火蟲的發光行爲與陸生種類瞭解有限。講座將說明螢火蟲除求偶外的發光功能,如訊息傳遞、擬態捕食及警戒天敵等,並介紹雌蟲也具發光飛行能力等冷知識。
爲避免民衆賞螢時誤踩螢火蟲幼蟲及其棲地,課程也將強調友善觀察原則,如避免偏離既有步道、使用低亮度照明並定點觀察等,兼顧生態保育與體驗樂趣。
農業局指出,新北市共有54種螢火蟲中記錄到26種,資源豐沛但也需公私協力維護。透過課程希望培育更多對環境有意識的「公民科學家」,一同記錄與守護新北的生態環境,爲未來研究累積基礎資料。
黃緣螢幼蟲。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農業局輔導文山農場進行螢火蟲覆育。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