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產官學螢火蟲生態講座 專家帶路探索發光奧秘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文山農場進行螢火蟲覆育。(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全臺灣共有54種螢火蟲,其中新北市就曾記錄到26種,生態資源十分豐富。爲提升市民對螢火蟲生態的認識,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將於8日舉辦螢火蟲生態講座,介紹新北市的螢火蟲種類、觀察方法、調查方式及覆育案例,歡迎休閒農場業者、生態團體、生態志工、學校單位,以及對螢火蟲有興趣的民衆踊躍報名。
本次課程邀請到國內螢火蟲權威學者臺大昆蟲系榮譽教授楊平世,以及覆育專家、臺南大學助理教授吳加雄授課。課程時間自上午10時至下午3時20分,地點在新北市稅捐稽徵處10樓訓練教室(板橋區中山路1段143號)。內容豐富精彩,全程免費,名額僅限80位,歡迎有興趣的民衆儘早報名。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jrVEsburv13EKEtn8。
▲楊平世教授爲國內螢火蟲權威學者,曾發表多種新種,並於多處國家公園進行調查。
近年來,許多民衆熱衷參與休閒農場或生態團體推出的賞螢行程,對黃緣螢、紅胸黑翅螢等種類已不陌生。大家多半知道每種螢火蟲有不同的發光頻率,發光目的是爲了求偶,也瞭解牠們喜歡住在乾淨的水邊。但其實除了水生螢火蟲,陸生種類更多;發光也不僅是爲了求偶,還具有訊息交換、擬態捕食,甚至警告天敵的功能。此外,不只雄蟲能發光飛行,某些種類的雌蟲也具備同樣能力。
螢火蟲的世界充滿奧妙,但在踏入這個閃爍世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特別注意腳下安全,避免傷害到棲息於地面的幼蟲。因此,講座中也特別介紹觀察螢火蟲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走在既有路徑上,避免踩踏植被和土壤;站定位置觀察,避免邊走邊看;使用弱光照明,且僅限於腳下區域。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期望透過本次課程,激發更多民衆關心新北市的生態環境,各界共同努力打造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讓螯火蟲在本市遍地發光。同時,也希望大家學習觀察與記錄的方法,以此爲起點培養公民科學家,累積螢火蟲的基礎資料,作爲未來研究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