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安置機構爆性侵 社會局赴議會專案報告遭批空泛
新北市一處安置機構近日爆發連串性侵案,引發社會譁然,新北市社會局爲此今(27)日上午赴新北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報告以涉及個資問題不公開。(柯毓庭攝)
新北市一處安置機構近日爆發連串性侵案,引發社會譁然,新北市社會局爲此今(27)日上午赴新北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報告以涉及個資問題不公開。結束後揭露此案的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指出,新北目前面臨緊急安置量能不足、安置兒少就學權益遭忽視、機構事發後橫向通報遲緩等系統性問題,要求社會局檢討。
鄭宇恩指出,社會局有幾項系統性問題,包含緊急安置量能不足,造成錯誤安置、社工負擔,本應安置12歲以上少年的安置機構,卻安置了未滿12歲的孩子,新北整體安置量能不足是主因,甚至有更多社工,在週末夜晚要帶着兒少去住飯店、睡醫院,這些問題社會局都必須積極設法解決。
鄭宇恩也提到,安置兒少就學權益遭忽視,應建立跨局處討論機制。孩子要就醫、要面試、會頻繁請假、快要放暑假,甚至是機構沒有人力送孩子上學等等,都不能剝奪憲法賦予孩子的受教權,新北市應建立包含社政、教育及警政的討論機制,來決定孩子到底是否能用自學替代到學校上課。
鄭宇恩指出,機構事發後橫向通報遲緩,應訂定時效規範。此案5月下旬事發,6月下旬機構才通知學校,學校調查過程才通報警政系統,7月上旬才完成報案程序。冗長的調查過程,錯失第一時間接住孩子,建立時效規範,才能即時做出應變及處置。
新北市議員顏蔚慈則指出,此次專案報告結果對於策進作爲僅空泛迴應,讓人對於社會局的態度感到失望,也憂心《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對於未來因應曝險少年的「行政輔導先行」情況下,行政單位裁量權變大,若發生疏失,社會在資料保密的條件下該如何有效監督行政單位,都是問題。
社會局表示,兒少安置機構與寄養家庭不足,是全臺灣共同面對的困難,新北首創「類家庭」,創造兒少安置的第三條路,近年努力推展,目前已有23戶正在服務,也有外縣市陸續跟進,新北市將持續利用多元手段,強化多元安置能量。
社會局強調,本案是機構主動發現並通報社會局,家防中心第一時間聯繫婦幼隊,並依照中央規定流程,由社工調查事件脈絡,再陪同孩子前往警局製作筆錄。所有服務都以兒少利益優先,服務網絡間並無延遲通報。
至於安置孩童是否採用多元的替代性教育方式,將會納入團體決策,以孩子身心安全爲前提維護受教權。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身體自主權,遇到性騷擾勇於制止、勇敢說不,請撥打110、113
性侵害就是犯罪,請撥打110、113
現代婦女基金會 性侵害防治服務專線02-7728-5098分機7
婦女救援基金會 02-2555-8595
勵馨基金會諮詢專線 02-8911-5595/性騷擾專線04-2223-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