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513座市民活動中心使用落差大 民代籲結合資源創造多元價值
今年3月,新北市長侯友宜(左二)出席南鶯市民活動中心動土,要拚2026年完工。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新北市轄內1032個裡,共設有513座市民活動中心,數量爲六都之冠,但審計處先前指出部分使用率偏低,引發「蚊子館」質疑。市議員與地方區長認爲,各地區社經條件不同,應以更前瞻、多元的角度檢視活動中心價值,而非單以使用率高低論成敗。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表示,各里發展狀況不同,不應以單一標準衡量使用率。他建議,公部門可與公益團體合作開設養生、資訊等課程,釋出量能、活化空間;此外,活動中心也有作爲緊急避難場地的功能,其存在價值不應僅由使用頻率來判斷。他也指出部分設施空調、通風不足,建議從硬體升級着手,迴應當前民衆需求。
新店區長黃秀川坦言,區內兩座活動中心使用率偏低,一處鄰近烏來山區,一處地點偏遠,民衆借用意願低、亦無其他單位提出需求,但若有符合地理條件的用途,公所將努力媒合。而坪林區長張秀玲則表示,該區唯一活動中心於109年啓用,設施新穎,目前使用率高,無閒置問題。
新北市民政局則指出,近6年來已啓用22座新中心,目前全市共有513處,爲六都之冠,並持續改善老舊設施,不足之預算由民政局補足,改善率近9成。爲提升使用效率,民政局與各區公所研議舉辦公益活動、媒合團體租借、設置關懷據點等方式活化空間,今年平均使用率已達77%。另針對管理問題,去年起也增設保證金機制,提升使用後場地復原情況。
民政局表示,市民活動中心除了提供里民社交、文康、共餐、政令宣導等多元用途,也可與停車場、社會住宅、消防單位等多目標共構。民政局強調,將持續推動空間活化,創造公共設施更高的社會價值。
2022年6月,新北市長侯友宜(右五)、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右七)一同出席新北市三重區神農市民活動中心落成揭牌。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