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大安區首座市民活動中心啓用 長輩10多年心願成真
臺中市政府斥資總經費逾5116萬元,打造大安區首座3層樓市民活動中心,除1樓作爲長者上課與休憩場域,2、3樓結合日照中心提供長照服務,7日舉行落成典禮。(張妍溱攝)
臺中市大安區人口高齡化,長輩活動空間與照護需求日益增加,臺中市政府斥資總經費逾5116萬元,全新打造大安區首座3層樓市民活動中心,除1樓作爲長者上課與休憩場域,2、3樓更結合日照中心提供長照服務。市長盧秀燕7日出席完工典禮,她感謝中央與地方民代協力完成地方10多年來的心願,打造全齡友善空間。
市長盧秀燕指出,大安區各里雖有設置社區活動中心,但多爲逾40年的老舊建築,加上地方老年人口漸增,照護需求提高;爲讓長輩有更好的照顧及活動空間,她上任後積極籌措經費,感謝地方民代、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經由撥用國有土地、協議價購私人土地,歷經1年半興建,終於完工啓用。
盧秀燕表示,臺中縣市合併以來,前市長鬍志強任內興建15座活動中心、前市長林佳龍任內興建14座,都已較其他縣市多,而她任內加上大安區市民活動中心,共新建33座;統計目前臺中市活動中心等集會場所總數量491座,已達六都最多。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爲避免活動中心建築體造成周遭環境壓迫感,建築物外觀融合在地景觀,採帷幕玻璃及白色牆面搭配金屬呈現;廁所男女比例更以1比4規畫,優於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規範1比3,落實性別平等;此外,更設置多項無障礙設施,全面照顧有需求的民衆。
大安區長許宏綺說,市府在大安區投入多項建設,包括海翁橋改建,大幅提升使用安全性及南北岸通行便利性;完成中莊裡三元路45號前道路截彎取直、中山南路(東西九路至龜殼路)道路及大安區(中7、中8及中18線)等3處道路改善;民國108年迄今投入約7922萬元燙平33條道路,改善大安區交通路網。
許宏綺指出,大安區打造中莊裡頂莊公園、永安裡五甲公園、東安裡東安休閒公園、防沙堤北邊社區公園、龜殼生態公園等5座美樂地公園,也推動大安區第10公墓轉型綠美化,提升居民休閒遊憩空間,並改善大安濱海樂園遊憩設施,創造大臺中優質濱海遊憩環境,逐步帶動地方發展。
大安區活動中心爲3層樓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258坪,1樓規畫爲市民活動中心,爲里民課程學習、活動休憩、地方會議及文化交流、避難收容及辦理社區關懷據點的重要處所,促進社區發展及凝聚居民向心力;2、3樓則爲社區式長照機構,補足偏鄉照護資源。